破解食品安全软肋 应强化公众科普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日讯 (记者王城 通讯员唐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普工作专家委员会宣布成立; “中国食品科普网”启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美国食品科技学会签署“食品科普资源合作意向书”。
据悉,此次活动是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领导小组联合主办的。在此次于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面启动食品安全公众科普”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国科协及来自科技界的众多领导和权威专家的积极参与,给出了答案:公众科普是食品安全的基石,中国食品安全公众科普工作已经启动。
公众科普是我国食品安全的软肋
“食品安全公众科普工作力度亟待加大。”主办方表示,就我国的食品安全科普工作来说,目前存在以下多个挑战:尚未形成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科普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缺乏科学系统的食品安全应急科普信息库;食品安全日常科普不到位,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铺垫,而且未能将食品安全应急科普和日常生活中的科普有机结合;没有有效规范媒体平台发布应急信息的行为,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信息发放的出口多且杂,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增加了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度。正是由于以上矛盾,使得中国食品安全水平在不断提升的同时,消费者的感知却是每况日下。科学真相与消费者认知中间,形成了“信息真空”。而大规模的公众科普,则是填补这一“信息真空”的重要方式。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潘蓓蕾教授指出,公众科普是食品安全的基石,是构建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保障。当前,食品安全政策与法规等相关工作正逐步完善,相应的技术层面的工作也在多方面开展。由于食品是百姓一日不可缺的食物来源,关注度提高。因此,加强公众科普意义重大,也是将食品安全防线前移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及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协调与布局,公众科普被提到重要议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的出台,启动了“十二五”期间的食品安全公众科普工作的序幕。中国科协亦对食品安全科普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将科协系统食品安全科普工作,主要交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牵头承担。这既是一份重托,更是一份责任。
公众科普需体现公益特征
专程由美国来京参加会议的美国食品科技学会执行副主席芭芭拉女士在发言中指出,美国政府高度关注公众科普,特别是在科普资源的开发方面投入巨大。美国食品科技学会长期关注公众科普,一方面来源于消费者的需求,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也是满足国家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维护科学的尊严。芭芭拉女士认为,公众科普的前提是“基于科学的真实”,而不仅仅是满足公众的胃口,它所表达的是科技界的“第三方”立场,需要与各方力量相互结合。因此,公众科普应该是一项国家工程,具有非常强烈的公益特征,体现一个国家食品安全的软实力,需要国家从战略高度来加以关注和投入。科技社团则需要善于与媒体沟通与合作,以深厚的科技积累及严谨的“学术界共识”,主动将食品安全的科学资讯传递给媒体。她建议中国政府在关注中国食品安全硬件投入的同时,亦应该加大对于科普“软件”的开发,将科普资源建设列入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从2006年开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已艰辛地走过了6年科普路。“之所以坚持推进公众科普是被‘逼’出来的。”孟素荷理事长深有感触地说,从2006年的“益生菌致死”,到今年的“面条可燃”、“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等,对食品安全的误读,折射出我国食品安全公众科普的缺失。但更多的是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科技界的“整体失声”。这种窘境的出现,显示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薄弱。而整合专家资源和队伍,组建专业的国家级科普工作委员会,让科技界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及公众科普中真正做到“有人、有势、有声”,及时发出科学的声音。既源于科技界应担当的责任,更寄希望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体系的夯实。它适应了中国食品安全工作的迫切需要。
此次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宣布了新组建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普工作专家委员会名单,记者发现,委员会所聘专家的专业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了22个与食品相关的领域,主要有食品添加剂、面制品、果蔬加工、水产品、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检测、食品营养、饮料、冷冻食品等。更为重要的是,委员会的70位专家大多是来自业界的权威人士,食品安全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食品添加剂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教授、果蔬加工领域的中国农业大学胡小松教授、肉制品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校长、转基因食品领域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罗云波院长、乳业专家蒋建平教授等国内一流专家均名列其中。
公众科普需科技界与媒体共同努力
孟素荷理事长表示,食品科技涉及面较宽,科普工作专家委员会每位专家的专业领域有限,但他们均为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各具优势。这种集各方优势的团队式组合有利于形成“科技界的共识”,有利于提供相对准确的科技信息。委员会专家的权威性和广泛性,也为有效推进中国食品安全公众科普提供了专业、权威的人才保证。
在食品安全科普专家委员会名单中,记者还发现一些媒体的身影。孟素荷说,食品安全的公众科普工作离不开媒体这一平台,同时,媒体也是推进科普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近年来,媒体在有效报道食品安全事件,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同时,也有部分媒体人因对科学知识了解不足,一些缺乏科学依据的报道频见报端,如“面条可燃”、“油炸致癌”、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等,无端加剧了消费者的恐慌。“行使公众权利的前提是公众启蒙”,科技界与媒体联手,共同推进科普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而身为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的《中国食品报》副社长张建斌亦认同孟素荷的观点,他同时认为,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与公众科普中,媒体报道的公正与准确,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媒体自身的维护。
与国外同行分享成功经验
在此次发布会上,还进行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美国食品科技学会“食品科普资源合作意向书”的签署。这对开展食品安全科普的国际交流,将国外先进的科普经验与作品带到中国,为构建我国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做出贡献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在发布会上,美国代表还播放了美国食品科技学会提供的科普片《科学家的一天》,以美国航空与航天局食品专家的工作为背景,讲述了食品科学的相关知识及科学的魅力。
孟素荷表示,利用学会与美国食品科技学会等国际组织的有效交流渠道,借鉴与分享国外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成熟经验和科普资源,可以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科普理念的对接与科普水平的有效提升。据悉,中美两国食品科技学会将从2012年起,共同合作开发食品安全科普项目。以形成中国食品安全公众科普与国际对接的能力。此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已经与英国食品科技学会达成合作共识,由英方提供科普资源,已翻译编辑的相关科普文章达3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