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东亚经贸新闻报报道了多篇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令读者震惊,同时也引起了代表和委员的高度关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着千万百姓的切身利益,如何让百姓吃得放心、安心,成为此次两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很多代表和委员的建议、议案和提案中的内容也都与此相关。
代表委员建议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长春市人大代表、吉林省阿满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苏立满:这不是某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大问题。首先,从意识上,让市民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宣传;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非法食品加工点和产品的监管力度和惩罚举措,让“不安全”食品无处藏身;另外,企业也需要一种公共道德上的标准和要求,国外的一些先进国家,食品企业的普通员工都会有一种意识,不能让有害的、质量不好的、不过关产品出厂,这种公民意识也需要我们的食品加工企业的员工学习;从社会大环境来说,食品安全的进步发展也与社会经济相匹配,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需要全社会的经济、觉悟等综合因素长时间积累。
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长春市人大代表、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校长李国荣:现在相关的食品药品监督法对诸多问题已经有很详细的规范,只是在执行上缺少一个统一协调部门,检查、处罚等链条有些脱节,需要政府来协调,并加大执法力度。2000年,我到上海学习,正赶上那里的打假行动,力度就很大。如果说一般性的处罚是“以一罚十”的话,上海就是“以一罚万”,重罚之下效果就很好。举例来说,在那里买一条烟,人家都会把这条烟的编号写到发票上,让假货无处藏身。我们应该学习这样的成功经验,解决好机制的协调后,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学校食堂要严把关
长春市政协委员、长春市回族小学校长韩涛: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大事,尤其是中小学生,现在国家、省、市政府都很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拿学校来说,食堂首先要严把食品入口关,所有食品都需要有安全认证。二要严把操作流程关,对餐具要进行严格消毒,保障孩子吃着放心。
市民心声
建立举报重奖机制
李先生:俗话说“病从口入”,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了事就一定是大事。从毒大米、红心鸭蛋到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不合格食品层出不穷。我觉得政府还应该加大监管和检查力度,尤其是一些黑加工点、小作坊、郊区的农贸市场,这些地方经常能查出无生产日期、无厂家的食品。另外,监督检查部门应建立举报重奖机制,对于举报的市民能够重金奖励。
部门声音
长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沙宪卿
开展“安全惠民”专项行动
3月1日前,长春市质监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全惠民”专项行动。结合节日期间消费热点,以乳制品、肉制品、饮料(含饮用纯净水、矿泉水)、葡萄酒、果(露)酒、酱油、冷冻饮品等7类高风险食品以及白酒、米、面、油为重点,进一步规范食品企业生产行为,严厉打击使用非食用原料和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取缔无证生产行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此次行动一方面查生产企业。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监督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货台账与销售台账、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关键点控制记录等;另一方面查重点产品。要建立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对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上述11类重点食品,重点监督检查滥用添加剂和添加非食品物质等违法行为。建立和完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项目风险监测制度、风险预警制度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在专项行动期间,长春市质监局将组织督察组,对各县(市)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察,各县(市)区局有重大情况随时报告。
长春市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于海滨
产销重点环节设快速检测点
2010年,长春市将对蔬菜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所售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质量进行抽检,确保全市蔬菜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3%以上。
明年,要在农产品生产的主要乡(镇)、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主要商业网点设立快速检测点,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同时,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长春市种子管理站、市植物保护检疫站和市土壤肥料工作站要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另外,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大型农产品市场实行全天候监测,不合格蔬菜不准进场销售,农业部门还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进行蔬菜农药残留的监督抽查和例行检测。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有效传媒,开办专题节目,加大对《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力度。(毕成功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