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魏吉顺 马文文
“去附近的超市、菜市场买鱼,总感觉那种真正的‘野生鱼’难找,大部分还是养殖的。”8月7日,在历山路大润发超市,正在购物的济南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就想给怀孕的儿媳妇买些野生鱼吃,“野生鱼吃活物长大,肉更嫩,受得污染也少一些,吃起来更营养。”
如今,“野生”基本就是价值、稀有的同义词,比起养殖鱼来,野生鱼以新鲜、无污染更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野生鱼更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就像近海的鱼或会受到不可避免的污染,而这些是不可控的。”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条三斤重的草鱼,养殖最多需要一年时间,但在长江里成长时间需要2-3年。野生鱼的劣根性更强,一条鱼一生可能在多个水域生活,它呆的某些水域或许就是五类水或劣五类水。但是养殖鱼的养殖用水,国家有明确标准,这种水体的洁净度大致相当于地表水的三类水,也就是可做饮用水源的水质。养殖户在抽取外界的水后,并不能立即用它养鱼,必须经过灭菌、消毒、沉淀等多道程序,待水质检测达标后,才能放进养殖池塘。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消费者对野生鱼的渴求,正因为他们对养殖鱼用药方面有顾虑。“其实现在国家对渔场养殖中药物类的管控已经非常严格,这些年在山东沿海渔场药物抽检中,像氯霉素等一些违禁药物几乎就看不到了。”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市场与质量监管处处长王成建告诉记者,我省今年第一季度313个水产苗种监督抽查总体合格率为96.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但同时仍存在个别地区、个别品种药残超标现象。王成建也提到,“现在市场上鱼类的来源也很复杂,像在济南市场上卖的一些鱼可能是从浙江甚至更远的地方过来的,目前这一块儿的市场准入机制还在完善。消费者最好还是到一些大型超市或是正规的生鲜市场等监管更严格完善的地方购买鱼类。”
另外,西南大学渔业资源环境中心与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分析检测中心去年做了一项关于野生鱼和养殖鱼营养价值的对比实验,实验的对象为重庆人经常吃的长吻鮠(江团)、中华倒刺鲃(青波)、草鱼、鳙鱼(花鲢)4种长江鱼,参与实验的西南大学渔业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姚维志表示,很多人认为野生鱼营养更高,其实是一种误区。在欧美,野生鱼类往往不被作为食品推荐,野生鱼等同于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的鱼。姚维志说,鱼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鱼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鱼的鲜味主要取决于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总量越高,鱼的鲜味越好。而实验数据显示,养殖鱼的这些指标均高于野生鱼。
在采访中,业内专家也提醒消费者:不论是野生鱼还是养殖鱼,最主要的是一定要辨别是否新鲜。鳃是鱼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排毒器官,在烹调前,一定要将鱼鳃等清除干净。最好将鱼头用清水浸泡半小时或简单煎烤一下,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脂肪,而脂肪最容易藏匿重金属和农药残留。不要选头大的鱼,头越大,存在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就越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