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专家提醒 >> 浏览文章
夏末初秋不能忘防暑 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突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4年08月13日    关注度:     【字体:

 进入立秋,意味着“三伏天”即将结束。不过,高温和炎热依然是这个时节的主旋律,尤其是中午,大部分地区的温度可达30度以上,“秋老虎”的威力不减盛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白文近期作客中新网健康频道视频访谈间时表示,夏末初秋季节交替,既不能忽视防暑降温,也要警惕这个时节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等高发病,同时适当进补,为冬天和来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消暑降温最好来杯热茶 生姜最能防“空调病”

  我国民间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谚语,充分说明立秋后炎热、高温的天气特征。当下进入立秋已将近一周,早晚凉爽、白天炎热的季节里,如何减少暑天的燥热,让饱受苦夏折磨的身体稍稍舒解呢?

  近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白文作客中新网健康频道视频访谈间时表示,消暑降温的健康方法莫过于喝一杯热茶,“咱们常用的方法,就是喝一些荷叶茶、绿豆汤,但是我觉得不如喝一杯热茶,热茶可以让毛孔张开、排汗,热气随着散出去,达到健康降温的目的。”

  这个季节,空调依然是不少市民消暑的“神器”,“盖着棉被吹空调”更被网友们誉为最享受的事情。不过,白文主任医师提醒大家,不当使用空调容易诱发“空调病”,出现咳嗽、感冒、关节疼痛等症状。“‘空调病’最主要的原因是寒邪,自然界的寒邪主要来自冬季,但是不当使用空调吹冷气,也能造成寒邪加重。”

  针对“空调病”,白文教授认为最简单的预防方法是食用生姜。她对中新网健康频道表示:“每天早上起来空腹喝一杯姜茶,既能去寒、去湿,又可以调理脾胃,是预防‘空调病’非常好的办法。”同时,预防空调病还要定期使用空调清洁剂清洗空调,开空调两三小时后及时通风换气,尽量避免长期待在空调环境里。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白文教授认为,心态十分重要,越是高温炎热,越是容易产生焦躁、烦热的情绪。所以,这个季节要保持平静的心态,让心慢慢静下来,身体自然也“凉”了下来。

  “三伏贴”四类人不适宜 冬病夏治方法多样

  中医认为,一些在秋冬季节发作的疾病,夏季通过特定的手段治疗,效果可大大提高,广受欢迎的“三伏贴”就是一个例子。对此,白文教授表示,市民看到“三伏贴”便利性的同时,也需要对症下药,并非人人都适合贴。

  首先要确定贴的时候不是发病的,比如咳嗽、发烧时不宜贴,“也就是急性热病发病过程中不适合贴,因为‘三伏贴’主要是未病先防。”其次,阴虚内热的人不适合贴“三伏贴”,如何辨别是否属于阴虚内热?白文教授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判定方法,“阴虚的人都偏瘦,舌苔比较薄,他们一般手脚心发热,出汗,睡觉的时候也容易出汗。”尤其是伴有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也尽量不要贴三伏贴。最后,糖尿病、肿瘤等慢病患者,最好也不要贴“三伏贴”。

  去医院贴三伏贴排队费时间费精力,于是有很多人就会选择在网上购买。打开淘宝网输入“三伏贴”搜索,就会有2600多件商品信息,价格也是从几毛钱到十几块钱、几十块钱不等,网购的三伏贴质量能保证吗?白文教授表示,要小心这样的“三无”三伏贴,质量和安全性都难以保证。

  白文教授介绍,三伏贴的药材相对都很便宜,价格不会太贵,只要不怕麻烦,可以在网上查找靠谱的方子,然后去正规医院购买药的材料,效果与去医院贴大同小异。医院由于人多,采取的一般都是统一药方、统一穴位,要求个性化治疗的可以在家尝试制作,行动不便的老人、、身体不便的患者,在家制作更为合适。此外,白文教授提醒,三伏贴制作需看个人的情况而定,每个配方不一样,但是白芥子和生姜是必用材料。

  中医有句谚语,“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除了“三伏贴”,夏季还有哪些是冬病夏治的手段?白文教授表示,冬病夏治范围很广,“现在很多人一提冬病夏治就是‘三伏贴’,实际上这是比较狭隘的看法,其实冬病夏治是指所有冬天容易发生的病痛的理疗,不光是‘三伏贴’,还有针灸、拔罐、理疗。”

  季节交替警惕心脑血管病高发 进补宜循序渐进

  夏秋季节交换的时候,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容易发作。白文教授对中新网健康频道表示,夏秋季节要警惕心脑血管病出现,坚持检测血压,血压有问题要及时就医。

  白文教授介绍,“很多人夏天的时候血压很好,甚至不用吃药都可以,但是到了秋天血压波动较大,容易发生意外。”眼下正值夏秋交替,昼夜温差增大,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正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高发期,中老年人要提前做好秋季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工作。

  白文教授认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坚持检测血压,如果出现胸闷、头晕、走路不稳的情况,就预示了疾病的征兆,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此外还要预防感冒,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病。

  民间有“一夏无病三分虚”的俗语,意思是一个夏天什么病都没得身体也会虚,因为夏天耗气伤精严重,人消耗能量比较多,身体虚弱。入秋以后气候转凉爽,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稍加滋补便能收到很好的功效。白文教授表示,夏末初秋肠胃功能较弱,此时进补要以适度为原则,循序渐进。“我推荐的原则是适度进补,大鱼大肉肯定不适合,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慢慢地补。”

  对于秋季养生,白文教授提出另一个原则是“冻”,就是秋天要冻着点,不要天气稍微转凉就急着加衣,让皮肤接触寒凉之气,慢慢适应温度的变化,冬天也能少生病。(中新网健康频道)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啤酒配海鲜易致痛风 专家建议平时多喝水
下一篇文章:5种野菜美味养生:地菜 蓬蒿 灰灰菜 面条菜 秋葵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