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专家提醒 >> 浏览文章
韩国泡菜为何能“入遗”
来源:人民日报 李 强    更新时间:2013年11月11日    关注度:     【字体:

当拿起筷子的老外们明白了四喜丸子不是“四个快乐的肉球”,而是福、禄、寿、喜四件吉祥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也就得到了一个更好的注脚

  前些天,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对外宣布称,泡菜已被联合国建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底将获得正式通过。与此同时,日本和食料理、中国的珠算技艺,也进入备选名单。

  这一消息引来国人大哗:拥有1800年历史的珠算曾是世界上最快的演算工具,入选非遗当之无愧。这泡菜与和食,不过是世人常吃的食物,如何就算是世界遗产了呢?倘如此,八大菜系岂不更应入选?

  要论食材之广泛、口味之丰富、技艺之精湛,恐怕所有饮食都不是中餐对手,但申报非遗不是厨艺大赛,食物蕴藏的文化才是核心。韩国人认为,代代相传的越冬泡菜,反映了邻里间“分享”的精神,增强了人们之间的纽带感和归属感;日本人则宣称,和食是一种“尊重自然,通过用餐增进家庭及集团联系的社会性习俗”。可见,说“吃喝”,还是物质性的;称“饮食”,则有了文化的内核。

  的确,各国为了争取入选,打的正是“文化牌”。法国人成立了一支由米其林三星大厨、国会议员和大学教授组成的申报委员会,并请著名影星杰拉尔·德帕迪约出马代言;在日本,诺贝尔奖得主辈出的京都大学正考虑开办料理学科,日本料理学会会长村田吉司自信地表示:日本料理可以带动世人养成更健康的饮食习惯。这让人想起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判断:饮食是“最敏锐的象征符号”,可以反映文化的内在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饮食这种极具地域特点的文化内容,更成为软实力的重要部分。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可说面临着双重任务:既要融入国际主流文明谋求自身发展,还要在强势文明面前捍卫和传承本国文化。其重要性,正如一位德国学者所言:新兴经济体就像一列快车,如果仅仅用经济头脑支配它去跑,不知道哪一天就会摔下悬崖。如果始终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来引领自己,它就会永远把握住前行的方向。

  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访问中国,在品尝过中华美食之后,她建议要更多地从文化角度去考虑烹饪技艺和产品,而不单是美食的好吃和加工方法。这与全国人大代表、湘菜大师许菊云的话殊途同归: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考察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与心理特征的社会化石。站在这个维度看,更该让世界去多了解鲁菜中孔子“割不正不食”的故事,闽菜中“佛闻弃禅跳墙来”的香味,浙菜中诤谏“百姓骨肉分离”的野史。

  口味有差异,但文明总有共通的魅力。法兰克福书展,最畅销的中文图书是菜谱;《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外卖出罕见高价;在美国,中国餐馆的数量超过了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总和。不要怕八大菜系文化太深奥,韩国人还准备把泡菜中文名改做“辛奇”,再增加一点文化味道呢。有外国媒体曾列举中国菜的“怪”,其中一条是:鱼香茄子为什么没有鱼?或许,这样的疑问,也正是中国菜的文化魅力所在。当拿起筷子的老外们明白了四喜丸子不是“四个快乐的肉球”,而是福、禄、寿、喜四件吉祥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也就得到了一个更好的注脚。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食品价格涨幅拉高CPI 专家称全年调控目标无压力
下一篇文章:农产品一傍“土”字就身价倍增?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