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专电(记者杨进欣)世界糖尿病日刚刚过去,人们发现糖尿病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富贵病了,无论经济状况、年龄性别,都可能被“糖魔”盯上。而在遗传因素之外,膳食是否合理、生活方式是否健康也是能否远离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指出,吃什么、怎么吃是科学,健康绝不是“忽悠”出来的。
如今小胖墩日益增多,主要是由于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青少年膳食结构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不吃早餐、在外就餐、饮酒、吸烟等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导致的。意识影响行为,行为决定健康。而膳食平衡则是保持身体健康、避免超重肥胖的重要因素。
马冠生指出,提倡食物多样化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有科学依据的,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搭配。充足的营养,使人身心健康,而食物多样化才能保证各种营养充足。而合理膳食与适当运动则是相辅相成的:健康的饮食行为和运动习惯是控制体重或减肥的必需措施。
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为了保持体重,过度节食。这也是常见的误区。女性在过度节食的同时,减掉脂肪的同时,也减掉了骨骼和肌肉的重量,会造成严重的隐患,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控制体重还是需要食不过量和足够运动双管齐下才更为稳妥。
同时,在控制体重的战斗中,人们往往把碳水化合物当作不共戴天的大敌,甚至完全不吃主食,谈糖色变。其实,碳水化合物(糖)是人类平衡膳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体重增加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合理的糖分摄入,比如下午茶的几块甜点或是运动后一杯冰爽的汽水并不可怕。一个人的体重取决于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当进食量大于身体活动量时(也就是吃得太多,而活动太少),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久而久之就使人发胖。
保持体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吃动平衡,通过运动将摄入的能量消耗出去。一个70公斤左右的成年人,中速走路34分钟,或是花11分钟跳绳或者中速蛙泳,即可消耗掉大约一罐330毫升可口可乐的能量。建议超重或肥胖的人每天累计达到8000到1万步活动量。
另外,马冠生强调,管理好自己的一日三餐很重要。强调三餐的合理搭配,摄取充足营养,充分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是营养学家给出的建议。目前很多人对于三餐有些厚此薄彼,特别是对早餐极不重视。研究发现,每周偶尔吃1次早餐的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为18.6%,每周吃2-4次早餐的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为13.5%,而每周至少吃5次早餐的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则为11.8%。毫不夸张地说,吃不好早餐已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绊脚石。每天吃早餐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之一,不吃早餐影响学习、工作效率,因此不仅要每天吃早餐,而且要吃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