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州9月10日电 (记者 詹托荣)中秋节、国庆节即将来临,商场里各种包装精美的月饼、保健品琳琅满目。如何识别商品过度包装,尽量避免充当“冤大头”?中新网记者10日就此采访了福建省质监局计量院高级工程师吕明,他向社会公众倡导节约环保的消费理念。
2010年4月1日起,国家强制性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09)正式实施。该标准对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的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3个指标作出了强制性规定,分别是包装层数3层以下、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
吕明介绍说,判定月饼包装是否为过度包装,不能靠主观判断,而应由科学、规范的计量检测数据来说话。商品过度包装的计量算法不算太难,但是对此测量方法需专业操作,民众若质疑商品存在过度包装,可以拔打12365质监热线进行举报投诉。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可先看包装再看产品净含量,比如商品的包装盒很大,有效内容物很少,有可能存在过度包装。吕明介表示,根据监督检查数据分析,月饼价格高(500元以上)、净含量小的易出现过度包装,价格大众化的通常100元以内的,较少出现过度包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