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转基因技术自诞生以来争论就从未间断过。但是,围绕转基因的争论基本属于科学认知和技术认同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科普宣传,把转基因的真实情况告诉公众。尤其是,转基因问题不能跟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混为一谈――转基因:“天使”还是“恶魔”?
提要:
近几十年来,由包括转基因技术在内的新的遗传科学所引发的疑虑,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任何其他技术革命给人们带来的困惑。置身即将到来或者说已然到来的生物技术世纪,不能不思考如下一些问题:
我们应当选择怎样的生物技术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同时能够认识到并且可以有效规避它所带来的风险?我们是否应该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基因改造生物?当我们为生命重新编制遗传密码、以基因改变自然并重塑世界时,是否已经打断了亿万年来的进化过程,进而有可能会造成难以挽救的后果?
转基因是“天使”还是“恶魔”?转基因产品到底有没有安全隐患?转基因作物种植会带来生态安全问题吗?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会不会改变人类基因?我国是否应该积极发展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自面世之日起,就一直面对着如此这般的拷问。
8月23日上午,全国科技记者转基因知识培训班在北京举行,来自农业部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四位专家、学者,分别从转基因安全管理与舆情应对、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研发现状和转基因动物研发现状及前景这四个角度,对转基因技术及产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并针对一些有关转基因的流言和误区给予了解答。
相关争论从没有间断过
什么是转基因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彭于发给出如下解答: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们期望的目标基因,经过人工分离、重组后,导入并整合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状。而转基因生物则是利用重组DNA等现代生物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获得有用新性状或新用途的生物。
换句话说,转基因就是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可能来自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具有特殊功能(如抗干旱、抗病虫害)的基因提取出来,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去,使之与后者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形成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新品种。这与人们通常所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大体上是一回事。而以这些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发展已经成为学术界乃至广大公众的热门话题。1983年,世界第一例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烟草诞生。1994年,美国实现第一例转基因植物――延迟成熟转基因番茄的商业化种植,随后一些国家如加拿大、阿根廷、中国也开始种植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与之相关的各种风险和伦理问题也浮出水面。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与知识产权处处长寇建平介绍说,转基因技术自诞生以来争论就从未间断过。早在1970年到1980年初,美国就曾有人围剿正在起步的基因克隆和操纵技术;2010年在菲律宾,有人为阻止抗黄曲霉玉米的推广,拔除了地里的转基因玉米苗;2011年在澳大利亚,有人为阻止转基因小麦田间试验,也将地里的麦苗拔除;绿色和平组织则要求澳大利亚政府禁止任何转基因小麦的田间试验并终止其商业化进程。
而我国公众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密切关注,始于2009年。这一年的11月27日,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发放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引发了公众对于转基因安全的质疑。
寇建平认为,之所以有人反对转基因技术,其原因非常复杂,不仅仅是科学的问题,也包括道德、宗教、伦理等方面的问题。一些既得利益者也会阻挠转基因产品的研发,因为转基因产品生产出来,一些企业的经营就会受到损害,例如农药生产企业。
安全不安全关键在应用
“安全实际上是个相对的概念。”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基因安全处处长、高级农艺师李宁在讲座中指出,有些人说只有传统食品才是安全的,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比如说豆角,生吃是有毒的,吃了没煮熟的豆角也会中毒;甚至大家通常认为非常安全的一些食品,如牛奶、鸡蛋,实际上也是国际组织公认的过敏源。因此,传统食品零风险之说是不存在的。
李宁称,转基因安全通常是指防范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潜在风险,即科学应用的风险(不确定性)。这种风险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才能加以识别和控制,重点应对的是潜在风险,需要借助一些技术手段仔细评价并加以防范。
她说,我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已跟国际接轨,是按照国际通行的方法和原则进行的。转基因食品上市前通过了严格的安全评价,其重点是比较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做到扬长避短,比以往任何食品的安全把关都严格。因此,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转基因技术无所谓安全不安全,关键在应用。”彭于发研究员给转基因技术概括出“三性”:其一,先进性,即不可替代性,可推动育种技术进步;其二,亲和性,即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其三,安全性,即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如何应用。
彭于发认为,目前国际转基因生物产业发展已呈现出如下特点:应用规模迅速扩大、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且,在这一高技术高风险高效益领域,科技与产业结合最为紧密,技术引领产业,大市场优先;产学研用一体化使得基因――产品――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可赚钱,甚至出现了全过程垄断的新方式。由此可见,推进转基因技术是一项战略选择,对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需求尤其迫切,应坚定不移地贯彻“加快研究,推进应用,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转基因生物产业发展指导方针。
安全管理是最好的应对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在讲座中强调,从本质上讲,转基因生物和常规育种的品种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性状、或消除原有不利性状。
转基因动物和常规育种的品种亦如此,而且,两者都有一定的流产率、出生死亡率和出生畸形率。此外,对于出生非正常的动物,不论是常规动物还是转基因动物,都会被淘汰,并选用出生健康的动物。
而转基因食品和普通食品也没有多大区别,但转基因食品可能在营养价值、口感和风味上优于普通食品。例如转人乳铁蛋白牛奶,牛奶中优质蛋白含量更高。转基因表达的目标物质通常是蛋白质,只要转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不是致敏物和毒素,它跟食物中的蛋白质就没有本质的差别,都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因此,它不会在人身体里累积,也不会因为长期食用而出现问题。
针对“转基因食品会不会改变人类基因”这一公众普遍担心的问题,李宁指出:如果吃什么就能改变本身基因组的话,人类这个物种估计就不复存在了。不止人类,任何一种生物都不复存在,整个地球生物圈全部打乱,就不会有永恒存在的个体!“外源基因”仅是相对于某个物种的概念,但对于我们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人乳铁蛋白基因虽然对于牛来说是外源基因,但对我们来说早已是“内源”的了,因为在我们出生时就已接触了。
李宁院士说,相对于传统食品,转基因食品在严格的评估系统下要更为安全。例如,1989年瑞士政府批准的第一个转牛凝乳酶基因的转基因微生物生产的奶酪,到现在已经有22年的历史;1994年,转基因番茄在美国批准上市,迄今已有17年的历史;1996年,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大规模生产应用,迄今也有15年的历史。这些产品经过人类大规模长期食用,没有发现食用安全问题。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与知识产权处处长寇建平特别提请大家注意,近年来有关领导、专家就转基因话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比较集中地提到: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是大势所趋;我国政府依法对转基因生物安全实行严格管理;发放转基因玉米和水稻安全证书科学依法;发放安全证书并不等同于允许商业化生产;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商业化种植。
在驳斥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针对转基因产品的谣言后,寇建平表示,目前我国围绕转基因的争论基本属于科学认知和技术认同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科普宣传,把转基因的真实情况告诉公众。尤其是,转基因问题不能跟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混为一谈――“不管怎样,做好转基因安全管理,就是最好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