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能治疗疾病。而市场上不少保健食品夸大疗效,严重侵害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近,晋江消委会、工商局、食药监局就一同对保健食品和药品市场进行了抽查,发现的问题还不少。
在市区某药店,保健食品存在的问题很快被发现了。一盒男性保健品看上去包装精美,可是问题就出在了这包装上。
晋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科科长杨猛:“(不少产品)把商标弄得很大,真实的我们批准的名称弄得很小,误导消费者,保健食品(包装)方面的规定还不是很完整,所以说目前这个漏洞还是有的。”
除了包装“陷阱”外,不少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中也暗藏“玄机”。
晋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科科长杨猛:“我们国家局的查询有这个批准文号,但是生产的产家不是这个厂家,有可能是假冒的,但是我们要进一步核实。”
这么多的问题产品,是怎么流入药店的?现场,店家道出了一二。
药店经营者连先生:“医药公司那边有一些关系合作比较好一点的,他有推荐一些药,市场上比较销得动的,比较好卖的经营一点过来卖。”
“利”字当头,就置消费者的权益于不顾,经营店家将受到处罚。
晋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科科长杨猛:“如果确定这个是假冒的文号的话,我们就根据食品安全法对(店家)进行处罚,两千到五万的处罚,有这个幅度。”
杨科长介绍,在最近的检查中,甚至还出现一个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同时发现有8家不同企业的产品。对此,食药监局的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保健品可先通过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输入包装盒上注明的批准文号,核实该保健食品的基本信息。当天,食药监局共查获涉嫌盗用、冒用其他批准文号的保健食品6个品种,标签、说明书非法标示功能主治、夸大疗效的保健食品5个品种。 (晋江台记者林琳、周天赐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