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专家提醒 >> 浏览文章
专家提示小儿去火用药四不宜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年08月01日    关注度:     【字体: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了名为《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标准处方集》的用药手册,这也是全球首份面向所有国家的儿童用药手册。世界各地执业者将可获得与这些儿童药物有关的用法、剂量、副作用及禁忌症方面的标准信息。这对于规范儿童用药将产生重要意义,但是儿童用药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近日针对目前很多妈妈关注的宝宝上火问题,记者走访了相关专家,并根据专家对目前父母在宝宝去火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总结了如下宝宝去火用药的“四不宜”。

  第一,给宝宝去火用药不宜使用成人药物。

  在生活中一些父母由于对儿童服用成人药物的危害缺乏认识,存在给宝宝去火服用成人药物的现象。

  对此专家提醒,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直接用成人药会严重伤害儿童肝肾肠胃等器官;而且儿童使用成人用药的份量难以科学掌握、科学定量;成人药品中的部分成份不一定适合儿童,儿童必须慎用。

  第二,给宝宝去火不宜依赖食疗而推迟用药。

  对宝宝上火问题很多父母认为是小问题,更有父母认为“是药三分毒”,因而当宝宝出现上火症状总是依赖给宝宝多喝水、吃去火食疗小偏方等,结果耽误宝宝上火的及时治疗,让宝宝遭受严重上火病症的折磨。

  因此专家提醒,宝宝上火是体内潜伏的病因,需要得到及时的治疗。虽然合适的去火食品确实能起到一定功效,但对于一些上火症状严重的宝宝并不能起到及时的治疗作用,延误病情会产生很多健康问题。例如儿童由于咽喉肿痛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从而导致中耳炎等等。

  第三,给宝宝去火不宜自己煎药。

  一些家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药房抓药煎,但每次份量不好掌握,易浪费。更重要的是家长的经验无法准确的、科学的对各成份定量。而且煎药不方便,口味不易被儿童接受。

  第四,给宝宝去火用药不宜过早停药。

  一些父母不等宝宝病完全痊愈就停止用药,这样很容易出现上火症状的再次复发,而且即使接着用药效果也不尽人意,所以父母应该遵医嘱服。

  综合以上给宝宝用药的不宜之处,专家提醒父母,应该及时给宝宝用药,而且要选用针对宝宝体质的儿童专用去火药物,目前很多妈妈选用的三公仔小儿七星茶就是国家批复的专门针对“小儿”的中成药,针对宝宝体质、药性温和。沿用百年科学配方,其成分中的山楂、稻芽消食健脾、帮助消化,防止宝宝食积发热;薏苡仁清热利湿,淡竹叶清心火利小便,热从便出,能够安全有效为宝宝去火。而且它不是单一清火,也能对肠道、脾胃起综合调理功效,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因此三公仔小儿七星茶已经得到众多专家、医生推荐和父母的认可。 ????最后专家表示,父母作为宝宝的家庭医生,要十分注意给宝宝用药的科学性,一定要为宝宝选用儿童专用药,而且必要时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这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儿童用药规范一样对于解决目前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鸭血豆腐好 慧眼识真假
下一篇文章:专家支招高温天气如何有效补水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