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专家提醒 >> 浏览文章
人造鸡蛋 当心吃成痴呆!
来源:食品产业网    更新时间:2010年07月01日    关注度:     【字体:

    超市里有验蛋器!记者在深圳皇岗人人乐超市看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玩意,在鸡蛋堆前商场设置了一个长条形的机器,把鸡蛋放在机器上,通过强光可以仔细地看到鸡蛋里面的细纹。“是不是帮大家分辨人造鸡蛋和真鸡蛋的?”不少市民在验蛋器旁围了一圈,七嘴八舌地说道。市民蔡先生就表示,曾经遭遇过“人造”鸡蛋,“有一天早上在流动摊贩那里购买了三个茶叶蛋做早餐,结果一剥壳,吃到嘴里的都是面疙瘩的味道,而且鸡蛋里面竟然没有蛋黄!”蔡先生惊诧地质问摊贩怎么鸡蛋里连蛋黄没有,结果得到的回复竟是“有蛋壳就是鸡蛋啦!”

    鸡蛋也有真假?一席话让不少围观的市民连忙挑起鸡蛋检验起来,“我好像也买过假鸡蛋!”有市民也深受触动,回忆起真假鸡蛋的遭遇。董女士就告诉记者,在市场上买了一批鸡蛋回家后发现蛋白和蛋黄全混在一起,炒出来没有鸡蛋的香味,煮熟后也很硬。“打开鸡蛋,鸡蛋里却出现一条塑料薄膜,这是不是人造鸡蛋?”也有市民附和起来,“听说有的超市里都卖人造鸡蛋呢!”

    释疑:验蛋器只验新鲜与否

    深圳市场是否有售人造鸡蛋?验蛋器是不是为了鉴别真假而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原来这个验蛋器只是商家为了帮助消费者检验鸡蛋的好坏而诞生的。黄岗人人乐总经理王安平告诉记者,销售人员往往发现消费者在购买鸡蛋的时候会使劲摇晃,容易造成损耗,于是商场就灵机一动,自己动手做出了这样一个验蛋器。在箱子里装上三盏强光,表面挖成蛋形,把鸡蛋放在上面,通过灯光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鸡蛋里面的光泽度,从而可以判别鸡蛋的新鲜与否。

    虽然,验蛋器并不是为了鉴别真假鸡蛋,但是王安平就表示也曾听闻“人造鸡蛋”一说,不过他表示,大商场、超市都有严格的质量把关,在鸡蛋的供应商方面要求谨慎,不会出现人造鸡蛋这种假蛋,市民可以放心购买。

缘起:“真假”鸡蛋疑云笼罩

    而这段时间,不少市民反映在超市里面也买到人造鸡蛋,他们都说这些蛋的蛋壳粗糙,煮熟后又无蛋味。有的鸡蛋蛋壳上生晒疮,上面布满一些细小的颗粒,有些还有黄豆那么大。再打烂它看看,蛋黄蛋清混成一片。还有的鸡蛋一打出来,蛋清感觉像是一层薄膜,蛋黄也很怪,有市民就怀疑可能是化工原料做出来的。那么这些市民说的“假蛋”到底是不是假的呢?

    记者从农业部门了解到,曾经有市民拿着怀疑买到的假鸡蛋来鉴定。但一验,原来都是真的。检验员表示,这是与饲料加碳酸钙有关,所以鸡蛋的品质不同。工商部门也透露,近期就接到6宗关于人造鸡蛋的投诉举报,在某超市发现的鸡蛋打开后蛋黄呈现混散,可能是假鸡蛋。工商部门就要求该超市立即停售并把相关商品送样检测,结果发现,该鸡蛋确为人造鸡蛋。工商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虽然这些鸡蛋价格比一般的鸡蛋便宜,一盒才4元,但商场售卖时并没有与别的鸡蛋加以明示区别,存在欺诈。

    调查:网上公开售卖人造蛋技术

    人造蛋又是怎么弄出来的?记者在某信息网上搜索看到,人造鸡蛋竟然被作为热门技术重点推荐。记者立刻致电该网站咨询热线一位张姓负责人,表示希望购买该技术。张姓负责人透露,人造蛋是选用几种食品原料以及某些作为辅料的化学品经加工而成。其蛋清、蛋黄分明,色香味均与真蛋接近。

    据了解,该网站从2001年开始传授这种技术,并对其作出不断改良,每年都有来自各地的人要求上门学习和获得教授生产技能的资料、光盘。“只需要交纳380元学费,就能学到整套工艺。”他建议记者如果方便则可以坐火车专门去网站所在地学习,如果想节省成本买一套资料就可以在家搞定。

    对于记者提出的初期投资多少,需要多少工人的问题,咨询热线的那位负责人则说,只需要普通的厨房炊具,就可以一次生产100~200个鸡蛋。他表示,如果是大批量生产,雇用10~20个工人就够了。“因为都是手工操作,不需要机械化。”该负责人说,随同资料附送蛋壳模具,其他的比如淀粉等食用材料和化学原料外都可以在食工化品市场就可以买到。“一般来说,自己在家都可以学会了!”

据介绍,每只人造蛋的成本仅为0.1~0.15元。但目前市面上的每只真鸡蛋的零售价则约0.4元。当记者表示,怕深圳已经有人捷足先登造蛋致富,该负责人就笑话记者:“学的人多呢,成本这么低,怕什么!”他说制造出来鸡蛋就和真的一样,外表根本看不出来,只有行家才能辨别得出真假。因为其成本极低,以简单投入就能实现每天超过1000只的规模化生产,利润可观!

    据了解,由于成本低,在北方一些地区均有一些地下加工点加工“假鸡蛋”,然后通过长途运输运往广东再通过广东销往珠三角一带,关于“假鸡蛋”的事情,一般从事鸡蛋生产、贩卖的业内人士都知道。在去年,广州就曾经查获过一个人造鸡蛋生产中心,而且在棠下镇曾经还有过传授人造鸡蛋制作方法的公司。

    提醒:长期食用人造蛋可能变痴呆

    据介绍,人造鸡蛋与真鸡蛋蛋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只是人造鸡蛋中还含有少量石膏。蛋清蛋黄的成分与真鸡蛋截然不同,人造鸡蛋中主要成分是树脂、淀粉、凝固剂、色素等化学物质,蛋黄是色素和树脂制成。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内虽然对人体影响不大,但吃多了会伤胃。不过,营养价值就比不上真蛋。据说“人造蛋”技术可加工出单黄、双黄的鸡鸭蛋以及鹌鹑蛋。

    据了解,这种以各种化学品为主要成分的人造蛋早在10年前就有出售,全国各地已有不少地区发现人造鸡蛋的踪影,但广东较少。虽然制造人造蛋的化学品均不含有毒成分,但目前这种人造鸡蛋根本没有国家标准,大多是一些地下厂家非法生产,营养价值极低,一定要慎食、少食。专家指出,人造蛋白使用了白矾,长期食用可能会患上老人痴呆症,香港等地已禁止人造鸡蛋的生产,消费者应该提高警惕。

    曝光台:人造鸡蛋是怎么造出来的

    位于广州市郊的东×副食品及蛋品批发市场就是假鸡蛋集散地。一名蛋商说,三四年前这里就有假蛋了,批发价每只0.15元。更为恐怖的是,掌握造假秘方的公司竟然开班授课。

    有记者走访了“假蛋学堂”。这家科技公司业务范围广,不但教授造假蛋的技术,出售生产洗衣粉及粉笔的机器,还兼卖防狼喷雾等。“‘人造鸡蛋’就是金蛋,每只利润4倍多!”一业务员说,他们的假蛋技术是独家秘方,每人学费560元,另收道具费69元。

    “学堂”内有多间培训室,采取个别教授方式。培训室不大,设备简陋,灯光昏暗,没有空调,橱柜内堆满了大量化学用品,台上有天平、试管及一批化学仪器。第一堂是“理论课”,由20多岁的谭姓女导师负责。她首先向学员派发一本“秘籍”,书上写有“人造蛋生产技术”、“保密技术,翻印必究”等字眼。“好多外省人不方便来广州,就寄信来邮购,每本131元。”“上课时要把风扇关掉,以免化学品味道外漏。”女导师首先示范制造蛋白。她小心翼翼地将一瓶粉状物体放在天平上称重,然后倒入一盆温水内,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约一个半小时后一盆晶莹剔透的蛋白物体呈现眼前。她继而用少量化学物品“明×”用水拌匀,然后添进蛋白再搅。

 第二天,女导师再混入适量的“酸×脂”、“苯×酸钠”、“×纤维素”及“白×”等,“蛋白”就制成了。接着女导师开始教造蛋黄,“蛋黄其实就是蛋白,只是加了色素的原因。”她将部分蛋白状物体倒在容器内,加上“柠檬黄色素”,搅几下就变成了鲜黄色。假蛋如何穿上外套?原来全靠一个塑料模具,以及含有“×钙”的“神仙水”。塑料模具有两个凹位,一个椭圆形,一个圆形。女导师边做边说:“圆形的造蛋黄,将蛋黄倒入模具,再倒入混有×钙的水在面上,就会产生一层薄膜,包围蛋黄就可以定型!”女导师将蛋白倒入椭圆形的模具内,加入成了形的蛋黄,再倒上另一层蛋白盖面,照例倒入神仙水,使蛋的最外层产生薄膜,很快蛋形就浮现出来。

    最关键就是“包壳”阶段了。女导师以明火煮熔“×腊”再混入“石膏粉”搅拌,温度控制在50℃,将假蛋放入白色溶液内反复转动,捞出冷却风干后,完整的有形鸡蛋制成了。人造蛋的材料可以在化工原料店买齐,非常方便,不少内地饮食店会派人来学习,以真假混合的方法做菜。

    七招辨别真假鸡蛋

    1、假鸡蛋蛋壳的颜色比真鸡蛋的外壳亮一些,但不太明显。

    2、用手触摸假鸡蛋蛋壳,会觉得比真鸡蛋粗糙一些。

    3、在晃动假鸡蛋时会有声响,这是因为水分从凝固剂中溢出的缘故。

    4、用鼻子细细地闻,真鸡蛋会有隐隐的腥味。

    5、轻轻敲击,真鸡蛋发出的声音较脆,假鸡蛋声音较闷

    6、假鸡蛋打开后不久,蛋黄和蛋清就会融到一起。这是因为蛋黄与蛋清是同质原料制成所致。

    7、在煎假蛋时,会发觉蛋黄在没有搅动下自然散开。这是因为包着人造蛋黄的薄膜受热裂开的原故。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鸡蛋并非越“土”越营养
下一篇文章:想干净安全饮用桶装水必要“断七掐二”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