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专家提醒 >> 浏览文章 |
热食不是“烫食” |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2月13日 关注度:1025
【字体:大 中 小】
|
|
温度对人具有诸多奇妙的作用。生命在进化过程中都会有自身最适合的温度,生物体越高级,对适宜温度的要求越严格,越需要精确的维持这一温度。人体的最佳温度在37℃左右是集体代谢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因此,人对食物的选择也一样有一定温度的要求。
传统的中国饮食,几乎都是以热食为主,很少见全冷食的中国大餐。的确,很多食物在热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其色香味美。比如蒸鱼,热食好香、好吃,冷食却只闻其腥。烧烤食物尤其能体现热吃的香味和味美,放冷后却连吃的欲望也随之冷却。热食可以增进食欲,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增加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同时可使人兴奋,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但是热食不等于“烫食”,食物的香味也不是同温度成正比的,食物过热时可能只会感觉到烫,而不是香。最重要的事,人的口腔、食道对温度的耐受是有一定限度的。正常时候,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37.2℃,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40℃左右,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但是在接触75℃左右的烫食时,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会脱落、更新,基底的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久而久之,增生的细胞速度如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则可能会发生不良倾向。
另外,由于黏膜的热刺激不断增生的情况下会增厚,增厚的黏膜受热刺激反应会越来越不敏感,加之食管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钝,这样会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敢吃烫的东西,而吃得越烫,口腔黏膜会越增厚。如此恶性循环,人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这种刺激带来的损伤还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这种食管炎有时伴有间变细胞,这有可能是癌前病变之一。
烫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存在不利。食物太烫,在口腔存在时间缩短,细细咀嚼、刺激唾液及与之混合过程都不充分,这不利用饮食的消化吸收。
|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上一篇文章:专家教你摒除饮食误区 锁住食物营养
下一篇文章:蔬菜最好先过开水再做凉菜 否则不易消化 |
|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