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专家提醒 >> 浏览文章
竹炭食品没那么神奇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2月10日    关注度:     【字体:
 竹炭是竹子经高温炭化后的产物。近年来,竹炭的作用正不断被神化,继竹炭纤维、竹炭填充物等应用之后,竹炭食品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竹炭面包、竹炭面条、竹炭豆、竹炭酒等食物已经摆上了许多城市的超市货架。

  据了解,这些“另类”的竹炭食品,一般是把竹炭粉末按一定比例加入食品原料中,再一起加工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价钱却比普通食物高出不少。厂家在竹炭食品上加注的卖点是“吃竹炭食品可以吸附体内有害物质,达到排毒养颜的效果”。

  但竹炭不是食品添加剂。仅据现在的资料,也无法判定竹炭是否为普通食品原料,其作用及效果也尚未得到证实。食用这种非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安全性难以保障。

  “黑金砖”形似黑墙砖

  记者在北京老莫西点店找到了这种名叫“黑金砖”的竹炭面包,其外观呈黑色,表皮较硬,拿在手上就像一块青黑色的城墙砖。面包的配料表上除了有竹炭粉之外,都是一般面包均有的鸡蛋、高筋粉、白砂糖等配料。但竹炭面包的价钱却比一般面包高,一块200克的“黑金砖”要15元。据营业员介绍,来买这种面包的人非常多,如果不提前预订很难买到。当被问到这种面包的作用时,店员称“竹炭可以吸附人体内有害物质,净化血液中毒素,还有助于人体消化排泄”。

  一位来买这种面包的年轻顾客告诉记者,她常买这种面包,一方面是因为面包的口感不错,另一方面是相信它有排毒养颜的作用。“要是一次吃得多了,排出的大便都是深色发黑的。”

  记者也买了一块“黑金砖”,闻起来与一般面包相似,有奶香味。掰开面包,里面也是纯黑色的,吃在嘴里并无异味。外皮嚼起来很韧,能感觉到有细小的颗粒,略有一点牙碜。整体口感有点儿像常见的“金砖”面包,但没有乳酪的味道。竹炭面包的保质期比一般面包稍长,为4天~6天。

  竹炭排毒没有依据

  我国使用炭火年代久远,在《本草纲目·火部》中记载了炭火制药的应用,内服可以排毒,还可缓解咽头作梗、肠风下血等消化道疾病。民间土法中也有炭化物治积食的说法。小儿消化不良可将导致积食的食物炭化后服下,比如因吃面条导致积食,可将面条烤焦后服用治疗。

  中草药也有炒炙后使用的,如焦三仙,用于治疗消食化滞。但其炒炙过程中只是将山楂、麦芽、神曲这3味中药炒至焦黄,其本身性状仍然保留,与竹炭完全炭化的加工手段不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杨毅恒介绍说,至今并没有关于竹炭的药用报告。但是在常用药品中,有一种西药叫做药用活性炭,应用于临床的主要依据是活性炭有极强的吸附性,用于治疗食入性中毒、急性腹泻等,可将消化道中的毒素吸附,并可助固化粪便。常见的副作用是便秘,对肠胃蠕动没有帮助,更谈不上助消化、治疗便秘等作用。因其不会被人体吸收,也不会进入血液,因此厂商关于“吸附血液中毒素”的说法并不确切。

  杨毅恒说,药用活性炭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会随粪便排泄,导致大便呈黑色。以此类推,消费者所称的深黑色大便也并不是排出人体毒素,而是未消化的竹炭。

  竹炭不是食品添加剂

  不久前,浙江省某公司向该省技术监督局申办“竹炭袋泡茶”生产许可证,由此引发竹炭可否作为食品的讨论。卫生部对此问题的复函称:竹炭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植物炭黑可作为着色剂在部分食物生产加工时使用,植物活性炭可作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但竹炭是否与植物炭黑、植物活性炭等同,还难以判定。也就是说,目前竹炭还不能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据悉,竹炭和活性炭都是经过高温炭化后的产物,但是活性炭在炭化后还要经过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活化,即进行高温催化或化学催化之后再经过酸洗或水洗、烘干而制成。竹炭的加工过程并没有标准,大部分没有经过活化步骤。经过活化处理后,物质的微观结构将发生很大改变。据供应商提供的数据显示,竹炭内部孔隙以大孔为主,其直径约200纳米;而活性炭以微孔占主导地位,孔隙平均直径约为1.5纳米。由于加工工艺相对简单,竹炭的价格相比活性炭也低。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王竹天介绍说,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添加剂都是经过严格评估的,只要按规定剂量加入,其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而未列入标准的非食品添加剂,其毒性程度未经过风险评估测试,有可能安全也有可能不安全。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多次展开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打击掺杂、掺假、以假充真或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食品卫生投诉举报有技巧 专家教市民维权
下一篇文章:吃糯米鸡茶叶蛋能要命?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