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中华名号 >> 浏览文章
中华老字号、连续刊载(18)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9月13日    关注度:     【字体:

( 注;应读者要求,我网对原中华老字号作了整理,现已全部公布共25页。因发布的时间有差异,读者可用中华老字号、连续刊载的标题在我网搜索栏搜索,可阅读完原全部老字号内容。)

浦五房
创立时间   清朝咸丰年间 18511861
  朝阳区胜古庄1
特  色   南味肉食品
电  话   64216892
  浦五房,是从上海迁京的南味肉食品老店
   浦五房开业于清朝咸丰年间,是由一浦姓人在苏州城的渡僧桥附近开设的一家经营酱制鸭头、鸭翅、鸭胗肝等食品的小店铺。庄主家中有子女五人,便以“浦五房”为店铺字号。
  浦家老板善于吸收苏菜烹饪之所长,将自家的酱味小菜制作得别具一格,色香味俱佳。他们还充分利用水乡的丰富物产,根据季节时令变化增添野禽、野味,其酱、卤熟食物美价廉,吸引了不少顾客,生意也日渐兴隆。在以后的数年中,浦五房又将积累的资金用于扩建店铺、增添花色品种。同时,他们的酱制技艺也逐渐提高,生产出一批特色酱味品,如酱汁猪肉、秘制酱鸭、五香兔肉、异味熏鱼、酱山鸡、卤鸽等。浦五房遂以其熟肉制品的清香腴美、酥烂可口、甜咸适中、色泽红润而享誉苏州城。
   1861年,浦五房由苏州迁到上海英租界的山东路打钩桥,开始新的营生。浦五房在上海以经营熟肉为主,生肉和野味为辅,有两间门面,前店后厂,自产自销。浦五房因选料严格,加工精细,又有传统秘制诀窍,其酱、腊、卤制品名声大振,不仅享誉上海,在南京、宁波等地也颇有名气。
   浦五房的制品有下列特点:
  工艺精细。浦五房肉制品的传统工艺讲究“两净、两要、一透”。两净,一是指原料要净,鬃毛禽毛要除净。凡是屠宰过的野禽野味均要放入开水锅中去腥后,才能腌制。二是指配料、辅料要净,除杂质,严筛选。两要,一是指腌制的原料要新鲜,一般是由自己宰杀的;二是指烹制酱汁或煮肉的配料、香料要齐全,缺一不可。解放后,浦五房在酱制过程中讲究科学配料,主动取消了一些不利健康的配料,同时注意吸收北方酱制品之所长,添加了丁香、豆蔻、沙仁、桂皮、大料等,熔南北酱制技艺于一炉,形成独树一帜的风味。一透,是指烧煮时,要将肉煮透,火候以酥烂醇口为度,既脱骨酥烂,又不失其形。
   浦五房的酱汁也很有特色。虽名为酱汁,却概不加酱油,而是用煮肉的老汤加猪肉皮、绵白糖、花椒、大料、肉桂、丁香、豆蔻、葱姜、料酒和用红高粱制作的红曲等旺火烧开,再用文火收汁制得。凡肉、鸭鸡、野禽、野味都要在老汤中沸煮,以入味。取出后,再刷以酱汁,使之表皮红润透亮,诱人食欲
   该店经营的名特肉食品主要有: 秘制酱鸭,色红润、鲜嫩芳香;盐水鸭,形美有清香感;南味酱 肉,皮烂、肉嫩、味香;无锡大排、南味熏鱼则是浦氏研制百余次而成的佳品,南味叉烧肉、酱肉、烧鸡、假鱼肚、卤猪肚、卤大肠、香 肠等均色、香、味、形俱佳。
   解放后,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浦五房于1956年从上海迁到北京。其肉食品一出现在首都市场上,就赢得了北京人的喜爱。不论是国内的老主顾、新顾客,还是归国华侨、港澳同胞和国际友人,他们都慕名而来,满意而去,以在首都尝到具有江南风味的佳肴为快事。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生前曾多次光顾浦五房;联合国开发组织驻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是浦五房的常客。
------------------
王致和
创立时间   1678
  西郊田村
特  色   臭豆腐
电  话   
   清康熙八年(1669年),安微人王致和进京赶考,住在安微会馆,名落孙山后为了生计,便在会馆附近租房制作豆腐沿街叫卖,并继续读书。时值夏季,卖剩下的豆腐发霉变质,为减少损失,王将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用盐腌在坛里。由于专心读书,忘记此事。秋凉,重操旧业,想起腌制的豆腐,打开坛子一看,已成青绿色,臭气扑鼻。但用嘴一尝,香味浓郁、鲜美,送给同乡品尝,也一致赞好。那时的京城会试三年一次,王致和屡考不中,只得放弃仕途,按过去的方法试制起臭豆腐来。此物价格低廉,开胃下饭,适合劳动人民食用,销路逐渐打开,生意十分兴旺。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他在前门外延寿寺街路西购置了一所铺面房,开起臭豆腐作坊,前店后场,自产自销,取名“王致和南酱园”。
  以经营臭豆腐为主,兼营酱豆腐、豆腐干及各种酱菜。不久,臭豆腐的销路扩大到东北、西北、华北各地。
 经过多次改进,臭豆腐的质量更好,声望更大,清末传入宫廷。传说慈禧太后秋末冬初也喜欢吃,被定为御膳小菜,按其形状、颜色取名“青方”。臭豆腐被定为“御膳小菜”后,身价倍增。“王致和”门前的三块立匾加上彩绘龙头,象征“大内上用”之意;“王致和南酱园”的六个字刻为两块匾,分别由状元孙家鼎、鲁琪光题书。
  从此,“王致和”的生意越作越兴旺,并开始有人竞相仿制。清光绪年间,在宣武门外、延寿寺街等地相继开设了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等酱园。
 1956年公私合营,1958年,王致和、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四家私营作坊合并成立了国营田村酿造厂。现定名为北京王致和腐乳厂。在国家的扶持下,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型腐乳楼和办公楼,企业的生产条件、技术设备也今非昔比,正向自动化、机械化迈进。该厂的产品,现已行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1986年,王致和臭豆腐被评为北京市优质产品;甜辣腐乳和大块腐乳厂,1983年被评为北京市和原商业部优质产品。北京王致和腐乳厂已成为实力很强的腐乳专业厂家。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中华老字号、连续刊载(17)
下一篇文章:中华老字号、连续刊载(19)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