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中华名号 >> 浏览文章
让老字号重回时尚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8月02日    关注度:     【字体:
     本报讯 “做大做强‘小城’,做优做精‘老城’”,这是杭州市上城区区委书记徐祖萼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笔记中的一句话,如今已成为区委区政府对每一项工作的要求。

  在今年中山路综保工程的具体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新问题让区里的领导们刮起了头脑风暴——城市的改造升级必然会带来旧的淘汰,老街区改造和旧城保护如何和谐相容?怎样才能让老字号抓住中山路街区改造这一契机焕发出新的光彩?

  “风暴”过后,区委区政府导入了一个创新的工作思路——有机更新,并在这样的发展理念下,积极招商引资,打造特色街区。

  曾经的困惑:城市改造冲淡了老字号

  曾经,中山路的重新规划改造,使得这条路上聚集的众多老字号一时颠沛流离。豫丰祥、广和顺、邵芝岩、九芝斋等老字号都相继过渡或永久性撤离原址。这对于主打老底子商业牌的中山路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分散经营后,似乎是缺少了中山路这条老街的凝聚力,很多老字号都面临着经营困境。譬如一路北移、已远离了中山路步行街核心区块的豫丰祥,现在每日千余元的营业额已远远达不到盈利的目标值。

  究其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针头线脑的老字号多数是小生意,规模的停滞、产品的一成不变,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它的发展;市场环境变化也是一大原因,老字号脱离了公众已经形成的既定消费习惯区域,自然丢失了很大部分的客源。

  如今的探索:尝试“有机更新”,以发展来保护老字号

  上城区区委区政府注意到这一问题后,实地进行多次业态调研,提出了统一规划、通过发展来保护老字号的理念。“不是简单迁回来就能解决问题,老字号要做到理念升级、应对市场、扩大营销。”

  “与‘张小泉’齐名的‘王麻子’剪刀是个例子,它没能适应新形势,在传承的过程中衰败了。但这样的遗憾不应该再重演。老字号也可以顺应城市的发展进行有机更新,这样,对它自身传承的文化也能起到延续性的保护和发展。”上城区主管经济工作的副区长顾文友说。

  现代生活方式中,“有机食品”、“有机生活”的理念就代表着绿色、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对于一个老城,细化到一个老字号身上,就要坚持适度改良、和谐经营的理念,这样才更有生命力和活力。自2006年就开始重视老字号的发展与保护,上城区财政拨款80多万元,已为保护性老字号抢注商标70多个。

  中山路综合保护:老建筑老字号与现代商业融合

  “不是时间久远的就是老字号。真正的老字号,你去看,都是那些有冲劲的、很有生命力的企业。”杭州市吴山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徐一东如此理解。

  所以,在这次中山路街区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指挥部坚持商业形态适应历史建筑的原则,但同时,也秉承“发展才是更好的保护”的理念,为有发展需求的老字号、店家新建建筑。

  “中医药、餐饮业的老字号跟老建筑是最好的融合,就像胡庆余堂、王润兴等。我们有3大理念:第一,文保建筑的商业业态必须服从建筑本身,这样老街的韵味才得以保存;第二,可以中西合璧,建筑上把西式的立面与中式的屋顶结合,招商中可以引进中外老字号,因为这些都是老底子的文化;第三,复建建筑要绝对服从商业业态,可以做一些现代风格的建筑,丰富业态形式,但不能与中山路这条老街商业氛围相悖。”

  方回春堂扩建新楼:老字号扩大发展需要硬件支撑

  中医药的老字号中,方回春堂叫得响,历经兴衰,如今仍是河坊街上的老招牌。中山路新开街后,方回春堂的经营面积将由原先的1500平方米扩大到3500平方米,门堂也将在中山中路新开了一个。

  因为店内业务量不断增大,方回春堂现有的营业面积早已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每天都是满满一屋子的人,我们早就有增加营业面积的想法。但这涉及到中山路的建筑问题。老房子要保护,不能随意增建;要新建房子,又涉及街区统一布局的问题。”毛馆长说,为这事没少操心。好在,有区政府支持,在保证街区统一布局的前提下,新建建筑给方回春堂做新店用。

  新建建筑就从方回春堂原来的后花园处延伸出来,新的医馆的门堂就开在了中山中路上。“这顺应了我们的愿望,做大做强。”毛馆长说。

  “张小泉”打时尚牌:从生产制造商向品牌运营商转变

  1663年立了招牌的“张小泉”剪刀是中国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它在杭州的发家地位于今天的大井巷57号。今年秋天中山路开街后,这里将焕然一新,成为旅游观光景点,而这只是“张小泉”未来发展规划中的一步。

  “张小泉”能够活下来,而且仍然被称为发展中的企业,得益于两个字——发展。“张小泉”剪刀的品牌总监方先生介绍,“张小泉”经过前后两次改制,目前已经从单一的生产制造商向品牌运营商转变。

  其实,“张小泉”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海世博会的前身)上就获得奖牌,一个民族的地方品牌也因此为国门外的人们所知。但有着这些辉煌历史的“张小泉”也曾一度陷入困惑。“中国人出国旅游,都喜欢带一把瑞士军刀回来做礼品,而我们的剪刀更多的却只是实用功能。所以我们希望像德国的双立人、瑞士军刀一样,‘张小泉’不单单是实用刀具,还要成为一种时尚文化符号。”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老字号”冠生园与中信资本合资
下一篇文章:芜湖餐饮老字号风靡旅博会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