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饮食文化 >> 浏览文章
“二月二”美食跟着民俗走
来源:北京商报 张笑嫣    更新时间:2013年03月12日    关注度:     【字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明日就是我国传统的“二月二”,又称春龙节。这一天,人们除了去理个发,图个“龙抬头”的吉祥寓意,“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也在想尽花样将日常的美食结合“龙抬头”的习俗,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北面南米

  “龙食”习俗有差异

  “龙抬头”这天南北各地的风俗食物不尽相同,倒是“北喜面南喜米”的习惯依旧不变。据了解,这天北方以卷春饼、吃饺子等面食为主,而在南方米饭、咸粥等稻谷类食物成了桌上的主角。

  食“龙鳞”是北方人的习俗。“龙鳞”亦是春饼,是老北京人开春最先要食用的美味,不仅荤素搭配合理,薄薄的春饼也有着喜迎春天、祈盼丰收的美好寓意。天福号、浦五房等老字号的酱肉是搭配春饼最合适不过的食物了。喜欢咸口的人们,选购“天福号”的酱肘子较为合适,咸鲜香软,牙口不好的人以及老年人也方便食用。而南派“浦五房”的酱肉,以甜口较为明显,出品的肉质红润,清甜回味,也是不错的选择。再搭配上豆芽、韭菜、粉丝等食材,吃起来既营养又健康。

  民俗中的“龙耳”则指的是饺子,饺子弯弯的造型像极了画中龙的耳朵。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惠丰饺子楼、老边饺子馆等专营饺子的店铺早都准备了几十种口味的饺子,供消费者选择。另外,菌类也是春季养生的佳品,喜欢菌类的顾客,还可以到滇菌王餐厅品尝鲜美的菌类水饺。

  在南方,米饭等稻谷类食物则是“二月二”的主打,在民间,米饭又称为“龙子”。吃芥菜饭是浙江温州一带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其中所含的维生素C和叶绿素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而南方没有暖气,此时也正值春寒料峭,在民间食用荠菜饭也有“吃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而东南沿海地区的人们,在“二月二”这天有吃咸粥的习俗。喜欢食肉的人们,日昌茶餐厅的广式煲仔饭、金鼎轩的生滚鱼片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小吃食品

  顺应节令特色

  春天京城气候干燥多风,这时多食一些“汤面”也顺应了养生理念。这其中,有着“龙眼”之说的馄饨,以及被称为“龙须”的面条等,都是民间最长见的“龙抬头之日美食”。另外,一些风俗小吃也成了“二月二”这天不可或缺的“龙食”。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做龙胆是很形象的。

  想品味真正的“龙须面”,不妨点一碗“12扣”抻面,只有抻的“12扣”以上,煮出来的面才能丝丝分明、精致美味。除了细细的龙须面,美味的台湾担仔面也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想品尝有着“龙眼”之称的美味馄饨的顾客,可以选择到万丰小吃城中的老字号“馄饨侯”去吃一碗京味特色馄饨,馄饨侯用于煮馄饨的底汤是用棒骨和鸡一同炖制的,吃上去更显咸鲜味美。

  春季中肝火旺盛,易导致脾胃不和,这时候小吃可谓是“二月二”美食中的点睛之笔。按照老北京的习俗,人们还喜欢在“二月二”这天吃驴打滚、太阳糕、爆米花、猪头肉等,也有一些地区以麻花、煎饼等作为“二月二”的必吃食品。

  北京商报记者 张笑嫣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评:崔永元调侃“奶粉” 笑声中体现紧迫感
下一篇文章:“寒食十三绝”品出清明味道 更有节日气息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