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饮食文化 >> 浏览文章
壮族饮食文化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年08月16日    关注度:     【字体:

五色糯米饭

    又叫花米饭或青精米饭,是壮族人民喜爱的食品之一。它是用糯米泡在枫叶汁、紫蓝草汁( 壮语 叫“棵斩”)、红草汁( 壮语 叫“棵些”)、黄花汁( 壮语 叫“花迈”)里分别染成黑色、紫色、红色、黄色,加上本色(即白色)蒸制而成。五色糯米饭,色香味俱全。蒸熟后的糯米饭,几种颜色混在一起,斑驳陆离,非常好看。其香乃天然清香,香气袭人,极为可爱。其味鲜美,醇正平和,且有微甘,甚是好吃。五色糯米饭在气温不太高的情况下,可放多日而色香味不变。有的人家 一蒸就是 一二十斤,一时吃不完,把它晾干存放起来,到吃时,回锅炒或焖,加上一些作料,其味道更加鲜美。五色糯米饭象征着吉祥如意。除了 农历三月初三 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

  驼背粽

    每到春节和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驼背粽”。其做法是将上等糯米浸泡后用 粽 叶包裹, 包时在糯米中间放绿豆沙或一条拌好作料的肉条,包成两头扁平、背面中间隆起的形状。“驼背粽”大的能到二三斤,小的也有一斤,很长时间才能煮熟,是节日馈赠的佳品。

  风莫饭

    每年正月,广西靖西岳圩、湖润一带的壮族人,总喜欢吃“风莫”饭。“风莫”是壮族一种特大的粽粑。 腊月二十八 ,姑娘们筛选糯米泡入清水中,浸一夜捞上来,滴干水,再用食盐、五香、胡椒、生姜等调味品拌匀,把 大块大块 的“冬精”(一种植物,叶子很大,可包裹食物)合并,就包起“风莫”来。“风莫”中间有的放绿豆,有的塞上猪腿或鲜猪肉。形状如竹筒,也有呈方形的。大年三十晚上掌灯时分,姑娘们便从大铁锅里捞出大“风莫”放置厅堂的方桌上。 正月十五 那天,大凡出嫁的姑娘都回娘家欢聚一堂,吃顿“风莫”饭。午时三刻,人们开始吃“风莫”。 老父或老母打开“风莫”,从大到小依次分给全家人,而亲人也要严守规矩,老人分给的“风莫” 妄 尽可能吃完,以表示孝敬父母,恭祝父母延年益寿。这种风俗据说在北宋时期就开始有了,如今还在代代相传,这倒是敬老爱幼的文明习俗。

  酒肴

    壮族人家用自制的水酒,配以鸡胆的,叫鸡胆酒;配以鸡内杂的,叫鸡杂酒;配以猪肝的,叫猪肝酒,统称“酒肴”。

  鸡胆酒

    将新鲜的鸡胆汁冲进水酒即成。一只新鲜的鸡胆可冲二两左右的酒,如酒多则太淡,酒少则苦。鸡胆酒苦中带甘,喝起来余香在口,回味无穷。

  鸡杂酒

    把煮熟的鸡肠、鸡肝、鸡心剪碎,分放在酒杯里,斟上酒即成。喝这种酒要一饮而尽,留存嘴里的鸡杂再慢慢咀嚼,既解酒,又鲜美好吃。

  猪肝酒

    将新鲜的猪肝切成薄片,放进酒杯里约七八分钟,等猪肝变白,说明酒已渗透其中,细菌荡然无存,便可拿来吃。猪肝鲜脆可口,酒味醇香。

  嚼槟榔

    在广西龙州、防城、上思和宁明等地的壮族村庄里,盛行着“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的习俗。嚼槟榔 象 喝茶抽烟一样,不限次数。方法是用小尖刀将槟榔削下少许,用火柴头大的面灰 掺和着 ,加上一片指甲盖大的烟叶揉在一起,再用蒌叶包起来,放进嘴里咀嚼,跟着吐口水,而后在嘴里品味慢慢吞下。不用多久,唇红齿黑脸发胀,大有“醉槟榔”之感。嚼槟榔一是为了“辟 瘴 、下气、消食”、增口味,二是为了保护牙齿——嚼 摈榔 后牙齿乌亮美观,可防虫蛀。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苗族饮食
下一篇文章:白族饮食文化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