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是农历兔年一月五日,民间称“正月初五”,也称“破五”。民俗专家表示,这是因为中国人习惯把农历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端月”所致,并在民间形成了许多老例儿和禁忌。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正月,又称端月、孟春月,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在中国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在汉朝以前,每换一个朝代,就往往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次。据说,商朝把夏朝规定的12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而周朝又把11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又把10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直到汉朝的汉武帝,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正月的“正”字,应该读作“改正”的“正”字音,为什么人们却把它读作“长征”的“征”字音呢?这是因为,到了秦代,因秦始皇姓赢名政,“政”与“正”同音,读时犯了他的忌讳,便把“正月”读作“正(征)月”。后来人们习惯了,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民俗专家表示,正月,作为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中国人非常看重,并形成了许多老例儿和禁忌。比如,“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正月里不买鞋”,因“鞋”与“邪”谐音,如果正月里买鞋就会带来邪气;“正不娶、腊不订”,如果正月婚嫁、腊月订婚,夫妻将不能白头偕老。
正月里的老例儿和禁忌还有不少:不看病、不动针线、不说媒、不出远门、不能搬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动刀剪、不讨债等。
王来华表示,这些老例儿和禁忌是民间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一种旧的风俗习惯,有的固然有迷信的成分,但又不能全部简单地视为封建迷信,它也体现了人们避邪趋吉的美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