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6月12日电(记者常亦殊、李汐萌)端午节将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端午节的民俗十分丰富。特别是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送粽子,成为节日里不可缺少的文化元素。为何在端午节要吃粽子?民俗专家表示,这与在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吉林省民间文化研发中心主任崔子科告诉记者,粽子这种美食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便已出现。当时,人们用茭白叶包着黄米做成牛角形状,称之为“角黍”;或者用竹筒装米加以密封烤熟,称为“筒黍”。在端午节吃粽子,则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崔子科说:“屈原是楚国的贤臣,相传,他不忍看到自己国家灭亡便投入汨罗江自尽。他死后,当地百姓都非常悲痛,纷纷前往江边凭吊。渔夫们划起小船,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入江中,希望让鱼、虾、蟹不要啃食屈原大夫的身体。后来,人们害怕饭团被蛟龙所食,就用树叶包住饭团,在外面缠上彩丝,久而久之,就发展为现在粽子的模样了。”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并用作人们交往互赠的礼品。随着时代的变迁,粽子的品种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在米中加入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原料,现在甚至有了巧克力等口味,让这一古老的中国美食不断发扬光大。
虽然现在已没有人再用粽子投河喂鱼,但每到端午节,中国百姓还是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共同享用这一传统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