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武夷山收获了中国顶级艺术作品,创造了世界上首个360度旋转观众席和首个实景电影。
虽然时隔两年,但第一次到武夷山的幸福感至今让王潮歌回忆起来,仍是全身满满。
2007年深秋的一天,武夷山的天空清纯的没有一丝杂质,她与樊跃在当地市长胡书仁的陪同下第一次走进武夷山景区。看着这位年轻的“父母官”一会趴在一块岩石前指着岩壁上的苔藓向他们介绍武夷山的生态环境,一会顺着鸟鸣指着头顶飞过的小鸟介绍这里为何是“鸟的天堂”,在晒布岩下,看着峰脊上如蚁的人流,品着大红袍,享着九曲美景,心里泛出说不出的幸福感。当听到樊跃说:“我来迟了。”她由衷接道:“真乃人间仙境。”此时,她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当地的两位主要领导会如此执着地进京向他们推销武夷山,推销大红袍,为什么武夷山的“父母官”会热爱自己的家乡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因为这里充满的幸福感随处可及。
此行,两人做出在武夷山做印象系列的决定。之后,他们先后派出舞美、灯光、作曲、舞蹈等专业人员到武夷山考察,他们回去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武夷山太好了,家乡太美了。”2008年11月,他们再次与张艺谋一同到武夷山考察,确定了基本思路。
“在内容的选择上,如今的‘印象大红袍’是第三选择。”王潮歌说。
他们曾欲选择武夷山水,因为大王峰、玉女峰几乎是福建的标志,那两两相望超越肉体凡胎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的世人:而九曲溪、摩崖石刻更具有浓厚的人文特质。他们也曾欲选择朱熹,因为朱子理学的核心思想与当下的治国理念是相通的,最终为何选择大红袍,王潮歌给我们说了这么两个故事。
一次她与樊跃在大红袍母树下喝茶,她望着长在岩壁上的六株母树问胡书仁:“母树茶叶能喝吗?”胡书仁没有直接回答她,只说:“国民党时期曾派兵守卫。”霎时她明白,母树大红袍是否能喝?什么滋味?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派人守卫看到武夷山人的根源所在,看到大红袍的根源所在,看到大红袍的脉络所在,她就有了想把大红袍故事讲给大家听的冲动。
而真正让她下决心做“印象大红袍”是来自社会快速发展的冲击。作为家住三元桥附近的北京人,一天,王潮歌突然发现自己家旁边不知何时冒起了一座五星级大酒店。她想,自己是北京人,都无法知道北京每天会诞生多少星级酒店,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流,似乎在昭示着人们越来越成功、富足,“社会在飞速发展,财富在飞速聚集,但人们的内心却越来越惶恐、无奈。”她认为,人们在追求理想、目标中,丢掉了许多东西,诸如与父母相聚的时间,与亲朋好友相聚的畅怀,生活的味道,生活的快乐,生活的温暖。“难道人们就为理想和成功活着吗?”王潮歌在问自己。此时,大红袍在她的心里清晰地浮现,人们需要一杯茶,一杯可以释怀、可以让人体味到幸福的茶,至此,诞生了“印象大红袍”这个主题。
为创出与其他“印象”不同之处,两位导演多次与张艺谋沟通、创意,一同在北京创意试验工场进行的试验,再移师武夷的山水实景中,不断地试验、实践、创新、完善,创出两个世界第一:首个360度旋转观众席,在不断换景中让观众来一次突破性体验;首个矩阵式实景电影,把电影银幕完美融入到草木之中,似幻实真。他们希望观众在观看的70分钟里能放下所有,希望当今的人们能有工夫喝杯茶,有功夫品茶 。
1月19日深夜11点半左右,坐在“印象大红袍”演出现场的道具房内,王潮歌回想起在创作这个项目过程中,当地党委、政府、各级部门和武夷山人给予的支持、帮助竟感动的有些个哽咽。王潮歌说的一个故事或许能诠释她此时的心情:那是2009年12月下旬的一天深夜,已是凌晨时分,武夷山的天气格外寒冷,温度降到0度以下,站在演出现场的夜空下不一会,全身就会结满冰霜,郭跃进、胡书仁此时悄悄来到演出现场,当看完排练片段,两人竟不约而同地对着大王峰、玉女峰喊:“谢谢你们,武夷山人民感谢你们。”演员们也跟着喊。王潮歌、樊跃两人哭了,他们的团队哭了,演员们哭了,王潮歌说:“我们很辛苦,但我们很幸福;我们很累,但我们很幸福,为这里的山、水、人就是拼了命干也心甘情愿。”
这也许就是我们为何能在武夷山收获全国顶级艺术作品的原因,也是为何我们会将武夷山作为自己的家乡的关键所在。(金文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