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吃什么最安逸呀?我想起了久违的牛羊肉泡馍,也想起了几段泡馍的故事,这里面还有一段和小平同志擦肩而过的遗憾。
泡馍本是社会底层三教九流,小商贩、赶脚、赶大车等穷苦人无奈的发明与创造,早晨离家操劳,怀中揣上几个硬面大饼,劳累了半天,中午饿了,找一间煮牛羊肉的小饭馆,跟人家讨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把自己带的大饼掰碎了扔到热肉汤里一泡,再放一点辣子,这就是牛羊肉泡馍的最初起源。
然而这原本下九流的果腹之物,现如今也身价百倍了,做得越发精细不说,很多伟人、名流,也很青睐这口。
据说1956年10月6日,毛泽东主席一行九人在北京的西安食堂(现西安饭店)吃了一顿:一个拼盘、一盘温拌腰丝、一盘锅烧牛肉、一盘炒十三样、一盘蜜汁葫芦、一碗西安烩菜、一瓶西凤酒,另外每人一碗臊子面、一碗羊肉泡馍。他们吃得很开心,尤其称赞那碗泡馍。
泡馍在外交上也有功劳,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李达将军都曾分别用泡馍宴请过尼泊尔前国王、胡志明主席、蒙哥马利元帅等。
1992年底,北京饭店将设在台基厂路北口的对外餐厅,改造装修成北京同盛祥泡馍馆,建筑风格为伊斯兰式,并分批聘请了西安同盛祥泡馍馆煮肉技师马光荣,热菜技师袁长川、师永红等人主厨。西安同盛祥泡馍馆经理马树乔、书记马品义也经常来北京指导。他们要求对牛羊肉的漂、洗、冲、刷、打骨、去皮等处理方法要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制作,不能大意马虎,要做到不能留下一滴血点,不能在肉上留下一个骨头渣,不带一根毛,不带一点腥膻之气味,所切的熟肉块要肥瘦搭配,厚薄均匀。煮肉时,要主料、辅料投放有序;香料配伍上要“小香为骨,花椒出头”。小茴香一定要用籽粒饱满的,而且用量一定要大,这样煮出来的肉和汤不仅鲜美,而且颜色金黄透亮;不能用川椒,太麻不香;北京本地山区花椒也不能用,香味不足。一定要用陕西大红袍品种,这种花椒颜色紫红,煮出来的肉突出了花椒的椒香味,还略带一些麻。另一关键之处是吃泡馍的小料豆瓣酱,也一定要用西安出产的,四川郫县豆瓣酱以辣为主,酱香不足,北京产辣酱根本不能用,没有豆瓣香,也就失去了牛羊肉泡馍的传统味道。
由于北京饭店领导及马树乔、马品义坚持严格把关,保证了香料调料的正宗地道传统,所以使刚刚成立的泡馍馆生意特别兴隆,在北京餐饮界名气越来越大,社会各界名流慕名而来的也越来越多,薄一波、余秋里、吴仪等领导人都曾来品尝过,吃后都叫好。著名评剧艺术家马泰、歌唱家李双江,著名画家石愚、张登堂等更是北京同盛祥泡馍馆的常客。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张百发副市长等,也都曾自己排队等号来吃泡馍。
1993年的一天,邓小平同志的警卫秘书张宝忠少将来到了泡馍馆,品尝了泡馍、炝牛舌、清炖牛尾、烩菜、扒肉条等、,然后跟范俊宏副经理讲:“菜做得很地道,传统西安风味。请你们准备一点稍微再清淡些的汤和原料,后天小平同志家宴请客用。还想请你们派几个人帮一下忙,我们派车来接。”张宝忠接着又用商量的口吻说:“要是方便的话,小平同志人客气,他有个习惯,宴会完了,很可能要麻烦几位厨师跟他一起留个影……”
这哪里是麻烦我们!经认真的商议和准备决定,由厨师长屈长柏及一名西安厨师和我三人届时同去。之前,我们精心制作了泡馍和做菜用的汤及肉、舌、牛尾,都是单煮的一锅,均是正宗西安风味。没想到,后来情况有变化,张宝忠同志派了一辆切诺基来,两个警卫战士把泡馍用的原材料拉走了。后来知道,偏偏赶上那几天小平同志身体不大好,他不希望大家知道这个情况而替他担心,因此家人决定,餐食就由家里的厨师们自己烹制。“不知他们手艺如何,味道怎么样?”范经理后来一再念叨,“太遗憾了,应该让小平同志尝一下我们亲手做的,最正宗的泡馍!”我也有同感,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遗憾--没跟小平同志合上张影。
往事如烟,由于城市规划改造,昔日的台基厂大街北口,北京饭店同盛祥泡馍馆已被拆掉,如今是绿茵茵芳草一片。但是,那些泡馍馆的常客们的身影,是永远留存在记忆中的。(来源:北京晚报 彭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