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年初一的清早,各家各户都要先放爆竹,意味新年开门红,一年中都能好运连连,生意红火,大年初一早晨,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开门大吉。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 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 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 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 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典故。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 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着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这都意味着聚财,在新的一年中偏财、正财都聚来。
拜年 大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亲友互相往返拜年,互道恭喜,祝福对方来年事事顺利、身体健康。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如客人带小孩来拜年、也要赏红包给小孩、也就是给压岁钱,一来讨小孩子的观心,二来藉此分些福祉予人、表达祝福之意。
拜正是一种礼尚往来互相拜年的习俗。在以前,要前往他人家拜年之前,会先用毛笔字在红纸片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带着到亲友家拜年。主人家在收到这种红纸片以后,会将他张贴在墙上,墙上贴着越多的红纸片,代表这户人家的亲友多、人气旺。
穿新衣:新衣代表万象更新,尤其是小朋友对新年的期待,有一套自己喜欢的衣物,从帽子、衣服到鞋子全是新的,是多么另人兴奋的一件事。行春:新年第一次出门,通常会到庙里祈福,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顺利。尤期会注意出门时的方位,先往东走 走会大吉大利,就鲜少有人会往南走的。
开门、关门看吉时:开门、关门本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在初一这天就显得隆重,因为农民历上都有注明几时开门、关门是大吉,所以大家宁可按照时间讨个吉利。
初一出行称为“行春”,“春”台语有剩余之意,行者则有联谊、祝福之功能。行春大都是到寺庙拜拜或到亲友家中拜年,新年期间到亲友家拜年,主人都会以甜点招待,客人拿起甜点必须“讲好话”祝福对方,比如“ 吃甜点幸福甜蜜”、“吃红枣新年好运气”等。正月初一早餐,民间习俗必须吃素,而且不能吃粥、喝汤,这是以前农业社会,一般吃荤家庭唯一一定吃素的一餐,是祖先们怜惜万物的仁爱之心,现代的 想法认为初一吃素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前一晚的年菜太油腻,清肠胃也有益健康。
初一午餐俗称“ 开荤”,锅中必须烹煮鸡鸭鱼肉各种食品,象征一年中都会菜肴丰盛,民间习俗初一白天不可睡觉,据说男人白天睡觉,田埂会崩塌,女人白天睡觉则厨房会倒毁,现代家庭大都使用流理台,不易崩塌,因此这项禁忌也不再流传。此外初一严禁女儿回娘家,否则对娘家不利,因为女儿出嫁理应在夫家过年,假如新年第一天就回娘家,表示婚姻出问题才需要迫不及待回娘家求助,当然,潘教授给大家介绍的这些只是民俗,有一定的道理,可以参考,只要能一家人在一起过一个幸福团圆年,相信比什么都开心。
金银纸 拜神明的献上寿金、刈金和鞭炮,拜完烧金后燃放鞭炮,再将茶酒洒在纸灰上。拜祖先的则献上寿金、刈金、银纸等。由于是过年期间,所以准备的金银纸份量最好多过于平常的祭拜日。
禁忌 由于春节期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所以产生许多行事的禁忌,例如:大年初一忌吃稀饭,要吃干饭,民间相信一年之初就吃稀饭,以后一年到尾都得靠吃稀饭过活;也有说年初一吃稀饭的话,一年内若有远行,便会碰到大风雨,故吃稀饭不吉利。初一忌煎粿,因为一般煎粿要好吃,多得煎到金黄色,而闽南语意称为煎到「赤」,赤又与赤贫同语意,很不吉利。新正期间也忌讳扫地、到垃圾、倒粪便,以免将家中财军和神气都扫走;忌大年初一打人、骂人、打架、啼哭、说不吉利话等,认为年初便说不吉利话或有不吉利事,大触霉头,所以都禁止,而鼓励大家说吉利话。忌打破碗盘等器物,若有的话,就得赶紧说「岁岁(碎碎)平安」、「撞破瓷,财钱一大堆」等吉利话,以化凶为吉。忌杀生、忌用刀类,因为刀为凶器,可剖开牲畜,意味着凶和破的不吉祥之意。忌正月初一午睡,民间相信这天男人睡午觉的话,田墘会崩;女人睡午觉的话,灶脚(厨房)会崩。
插头香 大年初一“插头香”是各庙宇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象征“拔得头筹”与“好彩头”,但也有信众认为,并非只有第一炷插进香炉的香才算“头香”,只要是新年开庙门后第一批插上的香,都算是抢得头香。多数庙宇每天晚间都会关庙门,隔日清晨再开启庙门,因此每天清晨的第一炷香也算是“头香”,而大年初一的第一炷香算是全年「头香」,信众们认为藉由奉献第一炷香获得神明更多的眷顾,庇佑来年平安顺利,成为春节期间的重头戏之一。
而随着鞭炮声响起,新的一年也跟着到来,许多民众都会在大年初一到庙里烧香拜拜,祈求新年好运到,而为了“抢头香”,在除夕夜就赶到庙里守候者大有人在,民间信仰相信,只要在新春开正第一时间到庙里礼神拜佛,抢先插上第一炷香,新的一年必定诸事亨通、平安顺利。
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开正或者开春,指的是为新年揭开序幕。开正的时间因年而异,不过在传统的习惯中,在开正之前守岁,直到开正的时刻到来,大家祭神拜组,行三跪九叩之礼,恭迎新年的来到,这个仪式有纳吉避厉的涵义。仪式之后大部分的家庭会燃烧金纸,燃放鞭炮。因为每一户人家选择的开正时刻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会在夜里听到此起彼落的鞭炮声。
开正是为新的一年揭开序幕,古俗“开正“时刻系依据干支定出,一刻”开正“时就呜放爆竹,在神前及祖先灵位前供奉甜料一红枣、冬瓜、糖、花生糖等,并烧金纸一同祭拜、此即开正、亦称开春。 拜后,由小辈向长辈行拜年礼,互祝新年恭喜,再回房就寝。
禁忌多:新年期间凡是认为不够吉利的事,都被列为禁忌之列,如:不能口出秽言、不能骂人、不能倒垃圾清秽物、不能用刀剪、不能白天睡觉、不能煎粿等。
潘教授提示大家,真正的好风水,理应符合人个体的需求,风水理应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应结合命主本人之生辰八字与结合周围环境的气势来布置,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自己周边的风水,命理结合风水,每个人都能风生水起好运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