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凤阳,有一道菜肴被收入“中国菜谱”,菜名“瓤豆腐”。“瓤豆腐”能收入中国菜谱大系,不仅是做工精细,风味独特,还附会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说。
先说它的做工和风味。豆腐要选用不老不嫩的手工豆腐,切成寸方块状,厚度在6毫米左右,摊晾在竹匾上控去水分待用。肉糜选用精瘦肉,手工剁成,配以葱姜细盐料酒拌匀。控去水分的两片豆腐之间抹上肉糜,完成第一道合成工序。再将去了蛋黄的鸡蛋清顺同一方向不停地打,直打到蛋清发出泡沫方可使用。第二道烹饪工序是,合成的豆腐夹肉糜,在蛋清中“穿衣”,放入温油中煎炸,炸至微黄七分熟便捞起。再把油温升高,将初炸的蛋清豆腐块回锅,用漏勺轻轻推转。见油锅内豆腐块在沸油中发泡膨胀,立即起锅,否则稍一延误,成色变黑,口感变老。装入盘中的“瓤豆腐”淋上备好的勾芡糖稀,糖稀中有山楂糕丁。夹一块入口,先酸甜后鲜咸,外焦里嫩,回味无穷。这道菜在当地饭店冠以“宫廷御膳”,是宴请贵客必不可少的招牌菜。
再说其菜肴背后的故事,相传朱元璋晚年牙口不好,偏爱吃绵软的菜肴,御厨自然想到豆腐。于是乎,煎豆腐,烩豆腐,炖豆腐,能想到的做法都想到了,连老皇帝回忆儿时乞讨时施主赐予馊了的“青菜豆腐泡饭”也想到了。厨师自然不能做馊的饭菜,做了一道“珍珠翡翠白玉汤”,也曾一度满足了朱皇帝的食欲。时间一久,“珍珠翡翠白玉汤”也腻味了,御厨们又得苦思冥想搞创新。某日,一位凤阳籍的小厨子,战战兢兢地呈上了他的创新豆腐。朱元璋品尝后,龙颜大悦:“豆腐外裹蛋清,豆腐里夹肉,就好比瓜里有瓤,就叫它瓤豆腐吧!”小厨子就此擢升为宫廷大厨,为家乡人挣了脸。
1975年深秋,一位旅居海外的凤阳老乡大龙回祖国大陆省亲。1948年淮海大战前夕,大龙在蚌埠念高中。蒋纬国在学生中招募“青年救国军”,大龙应征入伍。淮海决战国民党溃败,“青年救国军”也一路逃亡台湾。大龙退役前领了一笔退役金后迁居美国,在唐人街上开了一家中国餐馆。大龙是那个年代凤阳第一个回祖国大陆探亲的国民党退役军官,自然成了县里重大接待任务,住在县委招待所。在县办款待的宴席上品尝了这道宫廷御膳,大龙便动起偷技术的念头。先指名要见厨师,当时,做这道菜的厨师小罗子是全县唯一在省委招待所经过专业培训的一级厨师,可谓县级“御厨”。大龙住在招待所的那段日子,时不时去厨房和小罗子套近乎,施以小惠。见时机成熟,大龙用袖珍摄影机拍下了“瓤豆腐”制作的全过程。毫无保护意识的小罗子还生怕大龙学不会,仔仔细细地传授了个中诀窍。
大龙事隔一年后又回乡省亲,他向县里接待的同志透露,上回把凤阳“瓤豆腐”带回他在唐人街的饭店后,成了招牌菜,生意大涨。大龙明目张胆地“偷技”,当年的凤阳老乡没有人觉着有什么不妥,还觉着家乡菜肴能走出国门是件荣耀事。30年后的小罗子成了老罗,自己开了爿饭店。谈及传授大龙做瓤豆腐那事,他冷冷地哼了声:“要是搁现在,门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