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饮食安全 >> 浏览文章
毒药凶猛 6天催出“靓”豆芽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4年03月18日    关注度:     【字体:

 两家黑作坊被端 日产3000斤毒豆芽 流向海珠荔湾批发市场

  广州日报讯 (记者陆建銮 通讯员许自强、吴琼、张毅涛)如果在市场里买菜,看见颜色白净、水分丰富、形态美观的豆芽时,可千万要小心,因为这些“白富美”豆芽,极有可能就是添加激素和抗生素的毒豆芽。近日,海珠警方打掉2个家庭作坊式的生产、销售毒豆芽团伙,捣毁2个生产、2个销售窝点,抓获8名茂名籍犯罪嫌疑人,查获毒豆芽9吨,涉案车辆2辆,缴获无根剂,A、B粉等一批有毒有害的非食品类添加剂。

  漂亮豆芽根部无须

  今年1月底,有市民举报,海珠区工业大道金×农贸市场某摊档疑似出售毒豆芽。海珠公安分局食药侦大队警察便装前往了解,发现该档口出售的豆芽都很漂亮白净,且根部无须,可能采用了无根剂。

  为了验证这些豆芽是否添加了无根剂,警察当场在该档口购买豆芽进行采样取证,联系相关权威机构对豆芽进行检测,另一方面派人对档口的人员进行监视。

  3月4日,检测结果最终出来了,送检的豆芽均检出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等有害物质,也就证实使用了无根剂。警方随即展开抓捕行动,在该农贸市场抓获潘×平三兄弟,随后又顺藤摸瓜,抓获另外一个由杨×隆、杨×明、杨×海父子组成的家庭作坊式制售毒豆芽团伙。

  在天河、白云两个化学药味弥漫、简陋的生产窝点内,警察分别查获数吨培植在塑料桶、塑料箱中的绿豆芽和大、小黄豆芽,在窗棚的隐蔽处搜出用于养殖毒豆芽的无根剂,A、B粉等非法添加物一大批。整个行动,警察查获毒豆芽9吨。

  家庭作坊制售毒豆芽

  两个团伙都是家庭作坊模式制售毒豆芽,广东茂名人潘×平、潘×清、潘×春三兄弟在海珠工业大道经营档口,而让父亲潘×棉、母亲杨×琼在天河岑村的一个偏僻地方,租用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废旧厂房作为毒豆芽的培育、生产窝点。每天早上5时左右,三兄弟开车运送豆芽到金×农贸市场批发,豆芽一卖完,三兄弟就离开市场。杨×隆、杨×明、杨×海是由父子组成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销售毒豆芽团伙,他们在白云竹料的一个偏僻地方,租用一个500多平方米的废旧厂房,培育生产毒豆芽,销往荔湾区荔×农贸市场。两个团伙之间互相认识,潘某三兄弟有时候货不够,还会向杨某父子进货。

  8名嫌犯已被刑拘

  “没有添加剂的豆芽要10多天才会长成,且细和短,容易出根,而且苦,不容易卖出去,培育成本高,成活率低。添加无根剂,A、B粉等物质的豆芽,6天就能长成,长得壮、卖相好,不容易生根,没有黑点,有亮度,比较好吃,比较甜。”嫌疑人交代。

  通过这种方式,潘×棉一家人每天培育出2000多斤,杨×隆父子每天培育出1000多斤的毒豆芽,分别送往海珠、荔湾的批发市场,以0.6~0.9元/斤的价格进行批发销售。

  目前,海珠警方已对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潘×棉、杨×隆等8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豆芽

  何来

  他们用低廉的石灰粉兑水代替消毒水消毒塑料桶、塑料箱,在桶和箱里放入绿豆或黄豆后,就往豆上喷洒无根剂,加入A、B粉,用头孢氨苄(抗生素)等物质进行催生催产,6天后就长出颜色白净、水分丰富、形态美观的“白富美”毒豆芽。而未用添加剂的豆芽要10多天才会长成。

  危害何在

  无根剂是国家明令禁止用于食品生产的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而使用无根剂催生的豆芽就是俗称的毒豆芽。长期食用这些毒豆芽,将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超量摄入则会使儿童发育早熟、女性生理发生改变、老年人骨质疏松,甚至发生致癌、致畸的严重后果。

  如何辨别

  一看芽身:自然培育的豆芽芽身挺直稍细,芽脚不软、脆嫩、光泽白,而毒豆芽则芽秆粗壮发水,色泽灰白。

  二看芽根:自然培育的豆芽根须发育良好,无烂根、烂尖现象,而毒豆芽则根短、少根或无根。

  三看豆粒:自然培育的豆芽豆粒正常,而毒豆芽则豆粒发蓝。

  四看折断:看豆芽秆的断面是否有水分冒出,无水分冒出的是自然培育的豆芽,有水分冒出的是毒豆芽。

  图/记者邵权达 摄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宜昌一幼儿园被曝给孩子“喂药” 目前被停业整顿
下一篇文章:我国退运两批铜超标进口葡萄酒 过量摄入可中毒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