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色素、香精、明矾、滑石粉……搜索"瓜子"的新闻,总能有一个词让你望而生畏。江苏苏州的质监部门日前对从市场上随机抽样的炒瓜子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七种瓜子均检出主要来自明矾的铝含量。而明矾中的铝被人体大量吸收后很难排出,会损害大脑及神经细胞,导致记忆力衰退,严重的还会引起脑萎缩、痴呆等症状。(2月24日《京华时报》)
按照我国相关食品标准,“明矾(铝含量)和滑石粉(镁含量)目前并不在国家标准对坚果和籽类的检测项目之列。”也就是说,苏州市有关方面也不过是“心血来潮”或这么“偶然间”抽查出来了瓜子中的铝而已。如果一个偶然间相关部门在检测瓜子标准时的“自主扩容”,这些“铝瓜子”真不知道曾经在在市场上存在了多少年。
面对不容乐观的食品安全形势,检测标准确是一个问题。客观而言,任何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不可能包罗万象,总体上总是滞后于“造假水平”。譬如:正常而言,国家相关部门包括任何一个公众,当年可能也无法想象到一些卑劣的商家会用“三聚氰胺”增加奶产品蛋白含量。又如,对于果品类农药残留的检测,在过去农药品种少的时候,也就是“六六六”或“滴滴畏”之类,恐怕也不可能扩大到时下的检测十数种乃至更多的农药残留。再譬如,“旧皮革”可以制奶,恐怕同样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类似“问题”我们不必一一列举。
理论上,在查处和治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上,多属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现状,然而,在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和频繁发生的“新的危害源”面前,相关部门不能仅仅被动应付。虽然,检测标准无法穷尽和预防一切(成本也不容许),但出现一起问题、堵住一个问题、出现一起造假(带毒),立马增加一项检测指标总是能做到的。我们的监管部门无法做到预防和控制上的100%,但事后尽快“扩容”检测标准和“打补丁”的能力总应该具备。就譬如上述“铝瓜子”事件,对于大量使用明矾炒瓜子现象,难道不应该在“铝瓜子”出现之后,第一时间补上“铝检测”的补丁吗?
另一方面,曝光之后才重视上、才纳入检测标准的工作方法,终究不是一种最科学和危害最小的方法。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往往在民间存在多年,公众早已知道是公开的秘密,一些小作坊、黑加工点惯用的方式,也早在网上传遍了,监管部门只要稍稍主动些,多一些和早一些“排查摸点”、更多些畅通的举报渠道,是可以基本上或完全可以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的。
总之,“铝瓜子”事件是对监管部门如何履警醒,这一事件提醒我们,不仅检测坚果和籽类食品的标准亟待“扩容”,监管和检测模式更应该尽快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