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饮食安全 >> 浏览文章
“限盐”别忘揪出“隐形盐” 每天摄入量调为5g
来源:宁德晚报    更新时间:2013年02月22日    关注度:     【字体:

       成人每天吃盐的标准又降了1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上月底发布新指南,其建议成人每天盐摄取量由原来的6克改为5克。专家认为,标准进一步严格化,意味着食盐的摄入量与我们的健康关系越来越密切。为了坚守5g的"防线","限盐"的对象除了实实在在的盐,更要注意"隐形盐"的存在。

宁德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宁德地处沿海地区,居民特殊的饮食结构导致盐的摄入量的确有些偏高。

据了解,食盐的摄入量与某些慢性病联系紧密。由于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与高血压有直接关系,而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饮食中钾元素摄取不足,也会影响血压。人体在钾和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更有效地保持水分平衡,协助维持稳定的血压及神经活动的传导。在这种情况下,适当"限盐"有其重要意义。

但目前我市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控上,步伐仍较为缓慢。记者近日了解到,市疾控中心为改变现状,计划年内在全市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活动,包括开展健康讲座进社区、倡导使用控盐勺、控油壶等。

"不管规定说是5克还是6克,对于市民来说是难准确控制摄入量的,因此推广控盐勺很有必要。"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不仅如此,为了达到世卫组织提出的5g标准,除了要控制调料用盐,还要注意一日三餐以外的其它食物含有的"隐形盐".

宁德市高级公共营养技师张雄畴表示,垃圾食品的四个显著特征之一就包括高盐分。比如方便面、薯条等一日三餐外的辅食,其热量高,盐分高、味精多,营养成分较低。

此外,咸话梅干、饼干、汉堡等食物均含大量的"隐形盐".专家提倡清淡饮食,即在日常三餐主食中少放盐,辅食中多食蔬菜、水果等健康食物。

新闻链接

最易被忽视的四大"隐形盐"

南晚消息生活中看得见也摸得着的食盐,很容易被大家发现,只要下定决心控制,完全可以避免高盐。可味精、熟菜等食物中含有的"隐形盐",很容易被忽视。一旦我们吃下去,它在无形中给我们的身体摄入了许多食盐,高盐因此显现出来。含有"隐形盐"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四类。

调味品:味精、番茄酱、辣椒酱等

煮菜时放些味精可以调胃口,但是部分味精成分是含盐的。由于食盐引起高血压主要是钠元素的作用,而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所以多摄入味精,同样会加大引发高血压的危险。

成人每日最多进5克盐,其实已经包含了这些"隐形盐".所以生活中也应当少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调味料,比如酱油、番茄酱、辣椒酱等。

甜品:冰淇淋、饼干、面包等

饼干、冰淇淋等甜味食品也都含盐!因为奶酪、糕点成胚后储存发酵前,要在表面抹上一层盐来腌制,这是发酵和储存的必备工序。吃的时候,盐味已经被那股浓郁的酸甜味掩盖住了,我们就没有感觉到盐的味道。

比如,每100克普通麦胚面包、法式面包含盐量约在1.2克,100克油条约在1.5克,饼干中的盐分略少,每100克就含在0.8-1克的盐量。通常所说的甜面包中加入盐,甜味也会更加突出,这是味觉互相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快餐:盒饭、比萨饼、薯条等

盒饭、比萨饼、薯条、汉堡包等快餐食品具有大众化、节时、方便的特点,可以充当主食,市民也容易为它的喷香扑鼻、口感松软所吸引。

但这些快餐类食品都含有高盐分,盐分供应过多,营养供应又欠均衡,不适宜经常食用。我们在选择上要尽量均衡,不要选多油和太甜的食物,吃快餐食物时要适可而止。

熟食:鸡腿、腊肉、香肠等

鸡腿等这些熟食,在加工时已经加入许多调料,才能放入烤炉中烤。在烧烤的过程中,盐分已经分解并溶入了肉片里。这些,我们是无法看到的,但经常吃鸡腿等这些熟食品,无形中也给自己摄入了许多食盐。

因此,在吃方面时尽量控制香肠、午餐肉、酱牛肉、烧鸡等熟食制品和咸菜、酱菜、咸鸭蛋等腌制食品,因为它们含盐量也特别多。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长期服维C片或增加肾结石风险
下一篇文章:会所就餐八人食物中毒 初步怀疑使用过期原材料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