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饮食安全 >> 浏览文章
蜜饯被指比垃圾食品更不健康 不宜经常食用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5月14日    关注度:     【字体:

 蜜饯穷途

  作为“传统小吃”,偶尔尝尝也还可以,经常吃的话,它们比通常所说的“垃圾食品”更不健康

  云无心

  食品工程博士,现在美国从事食用蛋白质的研发工作,通俗点说,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如何做饭”。

  当下的中国食品,“一个传言打垮一个行业”的故事层出不穷。最近“中招”的是蜜饯,而且不是传言,是证据确凿的曝光。

  毫不意外,新闻一出,一大片“再也不吃蜜饯了”的声音。也有许多媒体和蜜饯爱好者,把问题的解决寄托于“自己在家做蜜饯”上。对于蜜饯这种传统的、技术含量并不高的食品,自己做也并不困难。但这真能解决问题吗?

  从根本上说,蜜饯、果脯这一类的食品,是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代人们保存水果的一种办法。水果是很容易腐坏变质的食物,一方面,摘下的水果依然在进行着新陈代谢,这会导致水果“过于成熟”而腐烂;另一方面,成熟的水果中有大量的糖分和水,正好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要在通常条件下保存水果,就要避免这两个因素。在现代食品技术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不过在古代,可行的办法就不多了。蜜饯果脯等食物往往经过煮熟或者暴晒,这使得水果中的酶失去活性,从而终止了新陈代谢的进行。降低水分是古代防腐最可行最常用的途径。

  通过晒或者烤的方法把水分降到细菌无法生长的地步,水果也就变成“果干”了。蜜饯果脯是把水果浸泡在蜂蜜或者糖中,水果中的水跑到水少的外面,外面的糖跑到糖少的水果中,最后水果中的水就被大量的糖代替了。这样,水果能够保持松软多汁的口感,也能够防止细菌的生长。大量糖的加入,也大大改变了水果的味道,而这一改变,是许多喜爱甜食的人们所喜欢的。

  出于减少糖摄入量以及降低成本的考虑,现代的蜜饯或果脯经常用甜味剂来代替糖。甜味剂只能提供甜味,不能像糖一样置换掉水而起到防腐的作用,所以就需要防腐剂来帮忙。目前最常用的是焦亚硫酸钠等产生二氧化硫的食品添加剂。除了防腐,二氧化硫还是一种还原剂,可以防止水果中的多酚化合物氧化聚合成深色色素,从而保持新鲜的颜色。

  甜味剂和二氧化硫,是现代的蜜饯、果脯和水果干中最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在规范使用的前提下,它们并不会有害健康,但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而不法厂家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而经常过量使用。甜味剂和二氧化硫超标,是这些食品最常见的不合格原因。

  这一类的食品更大的问题还在于:水果要经过很复杂的变化,即使是劣质的水果,经过这样的过程,都可能变得无法分辨。而加工过程中的脏乱差的环境,在最后的成品中也完全难以发现。所以,就像新闻中曝光的那样,即使是劣质的原料、不合格的生产环境、滥用的食品添加剂,依然可以得到“看起来没问题”的成品。

  有不法厂家违法生产,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厂家都那么生产。也就是说,市场上依然还是存在着合格的产品。对于蜜饯果脯等食品,真正的问题是:即使“完全合格”,它们依然是“不健康食品”!

  维生素、抗氧化剂等微量成分是水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它们的稳定性都不好,在加工过程中大部分会丧失。换句话说,水果制成蜜饯,必然损失水果中最有价值的营养成分。

  同时,使用传统的蜂蜜或者糖来制作的蜜饯,最后成品中含有大量的糖。对于现代人,吃糖过多是一个巨大的健康隐患。

  也就是说,蜜饯果脯这一类的食品,制作方法本身决定了它们很容易被捣鬼,在目前企业自律不足,监管力度有限的现实状况下,遇到不合格产品的机会比较大。

  作为“传统小吃”,偶尔尝尝也还可以,经常吃的话,它们比通常所说的“垃圾食品”更不健康。

  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些,或许这类“传统小吃”会走入穷途。但是这并不可惜。“传统小吃”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来保存。但它们毕竟不仅仅是文化。作为食物,它们在当时的技术现实下为人们提供了保存水果的一种方法。在那个时代,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先进技术。

  现在人类已经掌握了许许多多更好的技术,可以在任何季节、任何地方提供新鲜的水果。像蜜饯这样的技术,没有了生命力,只适合保留在博物馆中。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露天烧烤 PM2.5值近翻倍 烧烤摊下风口数值最高
下一篇文章:雀巢冰糕含添加剂 笨NANA“皮肉分离”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