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饮食安全 >> 浏览文章
农药问题被忽视 人们如何避免“吃农药”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4月26日    关注度:     【字体:

绿色和平组织报告中提到的品种包括灭多威、硫丹及氰戊菊酯等杀虫剂及多菌灵和苯菌灵、腈菌唑和和氟硅唑等杀菌剂。这些农药对健康有什么危害,会不会影响生育能力、胎儿发育呢?

  实际上,除硫丹、灭多威等少数之外,大多数检测出的农药都是我国允许使用的,其毒性较低,对人健康影响较小,而且未见到出现影响动物生育能力、 胎儿发育的实验报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资料,有的还有明确的每日可允许摄入剂量,如农药毒性相对较大的氰戊菊酯每日允许摄入剂量可达 0.06mg/kg。

  农药残留不是问题,残留量多少才是问题,农药残留标准的超标问题,用数据来检查很明确,凡是禁用农药的允许残留量均应为零,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 应低于仪器最低可测出值。目前大多数农药的最低可测出值(LOD)为10ppb,或者说0.01mg/kg。欧盟茶叶农药残留标准90%以上是 0.01mg/kg。

  然而,虽然很多农药毒性很低,不能对人直接造成急性毒害,但从消费者角度,为什么中国标准就要订得比欧盟低?这是个态度问题。单纯考虑国标其实作用很有限,如果不从根本解决农业种植的模式落后现状,即使有高国标,也会被无视或者达不了标。

  农民多不懂科学用农药 提高“国标”有意义但不大

  本月的农药茶事件中,调查表明种植茶叶时就使用了农药,甚至使用了一些国家禁止的农药,这说明茶企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实际上,我国 整个质量监控体系都存在问题。我国农业仍属于落后类型,不少农民为了产量,过度甚至滥用禁用的农药杀虫,施药后采摘间隔短,残留农药几乎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对农药生产、农业生产中的农药监管都不足,而且,茶叶等涉及农药的产品国标落后。例如此次茶叶检出农药残余事件中,立顿的多种茶包农药含量多超过了欧盟最大残留限量,但低于我国国标允许的含量,或是我国根本无此限量。

  例如,按中国标准,氯氢菊酯的最大残存量标准为20mg/kg,而欧盟的标准则为0.5mg/kg。噻嗪酮国标的最大残存量为10mg/kg,而欧盟标准为0.05mg/kg。如果按国标衡量,以上提及抽检到的产品均未超标。

  其实原因很简单,一句话:作为产出国,我国茶企希望标准低,降低成本;作为消费方,欧盟希望标准高,产品安全健康。这是一种博弈。

  实际上,更改国标有意义,但并不大,因为农药品种众多,且还可能更新,国标不可能查所有农药。建立先进农业系统,让农民懂得农药知识,正确用药和采摘,才能确保茶叶和农产品安全。只是,要实现这一终极目标,恐怕不是短期能做到的事。

  有虫眼的蔬菜可能更危险 水果削皮没用 科学家推荐用洗洁精

  茶叶含有农药只能靠标准限制企业,保证产品更安全。但与人们生活更息息相关的果蔬,农药残余则可以通过消费者自己的处理得到更好的消除。有些市 民在买菜时专门挑选有虫眼的蔬菜购买。实际上,有虫眼农药用得少。可能因为有些病菌和害虫对农药产生抵抗力,存活下来了,它们的后代也继承了不怕农药的特 点,这就是所谓的“抗药性”。一旦害虫有了抗药性,农民喷施农药也没有多少效果,所以有些蔬菜就会出现一些虫眼。有虫眼的蔬菜是已经染上虫害的蔬菜,种植 户会对染上虫害的蔬菜使用杀虫剂,而杀虫剂的毒性要高于预防病虫害的药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建议不要热衷购买有虫眼的蔬菜水果,而农科院专家称,由于眼下种植户使用的药品多是国家规定的 药品种类,在阳光的照射下农药7天左右便可降解掉,少量残余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消费者无需谈药色变。若消费者还不放心,可在食用前用淡碱水浸泡蔬菜水 果,中和残留农药的酸性。中国农业大学一位毕业生的研究则宣称,盐水泡并不比加洗洁精然后用自来水漂洗去除农药的效果更好。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剁辣椒放臭沟渠 老板说“味道会更好”
下一篇文章:浙江曝光蜜饯企业竟具有QS食品安全标志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