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日,在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发起的“两会”热点问题调查中,“食品安全问题”高居前列。而随着2012年全国两会的召开,食品安全问题也将再次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一年里,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健美猪”、“染色馒头”、“塑化剂饮料”、“地沟油”、“金黄色葡萄球菌水饺”、“蒙牛涉癌门”……不断挑战着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在2011年频频发生的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不仅仅是“小作坊、黑窝点”出现监管难,就连很多知名企业也纷纷陷入“质量门”。
食品安全事故为何屡禁不止呢?代表委员普遍反映,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细化、完善以及违法成本过低,是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企业自身原因。企业食品安全保障意识和产业链自动化程度较低,对原料购买、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监控力度也不足;其次,标准及监管问题。食品相关标准不完善,缺乏协调机制,存在分散交叉、执行难等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多头管理体制也引发了监管空白、监管缺位等各种问题;最后,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日益提高和媒体、社会舆论等监管能力的不断加强,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的机会明显增多。”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绝不容小觑。“目前食品安全事件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应属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周思然表示。事实上,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基础,用于改善食品品相、延长保存期限、便于食品加工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目前国内外都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这个伴随现代食品科技发展而迅猛成长的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质疑。
当然,由于食品生产经营链条长、涉及面广,影响和制约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治理起来确实并非易事。此外,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并非短期内能完成的任务,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及消费者等的合力协作,形成行政监管、司法保护、社会监督的综合机制。
周思然认为,具体来说,首先,政府应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增强食品生产流通过程的监管能力,解决监管缺位等问题;其次,企业应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加强对产业链的监控能力和产品的检测能力,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最后,消费者应善用社会监督力量,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督,积极举报和揭露违法行为。
不可否认,食品安全事故在全球许多国家时有发生,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隐患已经被降至最低,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率大幅下降。那么,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统来看,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周思然表示:“第一,处罚力度强,除了巨额赔偿外,刑事诉讼、禁止从事经营活动等各种处罚措施齐出,对生产企业的震慑力十足;第二,严把源头关,重视流通环节,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等各阶段的溯源制度,一旦发现产品存在缺陷,立即启动食品召回制度;第三,及时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尽力做到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