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分析:
近日,由于糖含量超标,老字号苏州稻香村旗下企业“北京苏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两种无糖食品被全市下架,同时下架的还有北京市缘多食品公司生产的无糖全麦切片面包。这几种产品号称“无糖”,但实际糖含量却远高于标准值。百年老字号号称“无糖”,却有糖真的让人很气愤,要知道对于一些特殊群体来说,这“糖”有可能好比“三聚氰胺”。
无糖食品概念:
那么到底我们生活当中所说的“无糖食品”是什么概念?“无糖”是否就是“无蔗糖”?
到超市或市场随便转转就发现 无糖月饼、无糖藕粉、无糖核桃粉、无糖燕麦片、无糖八宝粥、无糖口香糖等等,各种琳琅满目无糖食品的身影。
无糖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正在不断增多的糖尿病患者。一些喜欢甜食却怕胖的爱美人士因为要保持形体的缘故,对无糖食品情有独钟,而一些肥胖者为了减肥的需要,也尽量选择无糖食品或低糖食品。这些因素使得无糖食品的市场前景看好。记者从一些超市了解到,类似无糖口香糖、无糖麦片之类的无糖食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由于健康的原因,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食品时,往往比别人更多一些的细心。有糖尿病患者反映,他们从市场上买了营业员介绍的“无糖产品”,但回到家中一看,包装上写的是“无蔗糖”。他们询问过超市的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是“无糖食品”就是指“无蔗糖食品”。
“无糖食品”是否就是“无蔗糖食品?中国糖业协会的专家连学智高级工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在很多无糖食品强调无糖,实际上是强调没有蔗糖,这与真正意义上的无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事实上,蔗糖也是糖的一种。
据介绍,无糖食品一般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但是无糖食品应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替代品。
一方面是无糖食品含有蔗糖,另一方面,有些无糖食品在包装的明显位置标有“无蔗糖”,但配料表上却有“麦芽糖”。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杨峻山教授认为,有的无糖食品中虽然不含有蔗糖,但含有麦芽糖,这也不能叫无糖食品。因为不论是麦芽糖、葡萄糖还是能参与代谢的其他糖类,食用过量,就会造成血糖升高,对糖尿病患者可能造成危害。
怎么样分辨无糖食品?
莫让食品标注误导
尽管国家质检部门对食品的标注或标识都在严厉监管当中,但不敢保证还是会出现一些不良厂商为了追逐利润而采取的那种蒙骗消费者的损招层出不穷,提醒消费者一定认准之后再购买。
据介绍,无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和淀粉糖,但必须含有糖醇等一类食糖替代品。我国提倡使用对健康有益的糖醇和低聚糖等食糖替代品,由于无糖食品目前尚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可循,各生产企业均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生产,很多企业对甜味剂的标注不规范或不正确。
例如,市场上出现的许多所谓的“无糖食品”、“降糖食品”,在食品标签中仅笼统地标着使用了“甜味剂”、“复合甜味剂”、“蛋白糖”等极不规范的名称,而不注明甜味剂的真实化学名称。从有关部门抽查的结果看,所谓的蛋白糖竟是糖精与糖配方而成。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经对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包括无糖食品、口香糖等在内的8大类食品的添加剂情况进行了测试。测试的14个无糖食品中,有5个含有糖精钠,两个含有甜蜜素,3个样本同时含有糖精钠和甜蜜素,糖精钠含量最高达4019.61mg/kg,同时甜蜜素的含量为3882.78mg/kg。
记者了解到,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限量以及如何标注等,我国相关标准中做出了规定,但从企业反馈的情况看,有的企业对使用范围及使用限量理解比较透彻,而对于标签标注问题,认为只要不超过限量值,标注与否并不重要;还有些企业,对标签标准理解不透彻,认为只要不是作为配料主动添加的添加剂,可不标注。
莫让食品包装宣传误导,无糖不代表能“降”糖
鉴于无糖食品的受用者一般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因此,产品的宣传说明对消费者的指导意义更为重要,但消协等有关部门调查发现,有的无糖食品的包装上,宣传其具有降糖疗效。
但“降”字岂能随便用,《广告法》规定:“食品、酒类、化妆品广告内容必须符合卫生许可的事项,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
有些“专家”指出,宣称无糖食品具有降糖功能,是极不科学的。这会使一些消费者误认为吃了这样的产品,血糖就能下降。其实,无糖食品也是食品,所有的食品人吃了以后,都会使血糖升高。如果要降糖的话,就必须加入药物。在食物当中加入药物,这是不可取的。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和食用无糖食品时,不但要仔细阅读配料表,了解该产品添加何种甜味剂作为糖类替代品,还要认识到无糖食品只是一种食品,绝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更不能相信无糖食品有关降糖功效等医疗用语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