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检测瘦肉精、三聚氰胺不再需要价值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仪器设备,一张价值几元的检测卡插在猪尿和牛奶中,3分钟就会显示结果。一个粉笔盒大小的试剂盒,可以精确地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农兽药残留物及其含量。
让食品安全检测变得如此简单的,是贵州籍在京科学家、食品安全领域研究员、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方洋博士。
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省部级科技奖、10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攻关“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等课题20多项;创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高科技企业,成功开发出药物抗原体物质100多种、药物残留检测试剂盒及胶体金试纸条等产品80多种,成为国内外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种类最多最齐全的研发生产单位之一;产品畅销双汇、雨润、伊利、蒙牛、三元、正大等3000多家大中型企业及食品检测实验室,去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为食品生产企业节省检测费20多亿元。何方洋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多家中央媒体称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领军科学家”。
百项专利产品筑起食品安全屏障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注册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技园的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此时,北京郊区到处冰天雪地,可“勤邦大厦”却是一派热闹的景象。
一楼无菌生产车间,技术人员和工人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公司副总经理莫勋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已研发出80多种产品,可检测肉、禽、蛋、奶、鱼、果、蔬等食品中是否含有瘦肉精、三聚氰胺、药物残留、有毒有害添加物、兴奋剂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实验室占据了大厦二、三、四楼,150多人的研发团队正在专心致志地进行各种实验,其中有12位博士生、50多位研究生。几位精密仪器及电脑专家正致力于一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快速智能化食品安全检测仪的研发。
6楼动物库饲养1万多只小白兔及白鼠,主要用于动物实验及培养抗体。
一楼科技展示墙展出何方洋和他的团队研发的100多项国家专利和科技进步奖。
“之所以有这么多科技成果和国际、国家专利,主要是我们研究的课题、研发的产品比较对路,符合我国农产品检测量大、急需快速、便捷、低成本检测方法的需求。此外,我们实行研、产、销结合,产业链健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很强。”何方洋说。
何方洋拿出一片手指大的检测卡插入牛奶中,3分钟后,检测卡出现2条红线。“这说明牛奶中的三聚氰胺不超标,是安全的。反之就说明三聚氰胺含量超标。”何方洋说,这片检测卡看似简单,生产起来很复杂,要经过从动物身上培养抗体、取抗体等过程。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勤邦快速反应,仅用4个月时间就自主研发出了三聚氰胺检测试剂盒,并迅速推向蒙牛、完达山、三元等大型牛奶制品企业。此时,受勤邦委托同时展开研发的一家美国公司还处于培养抗体的阶段。快速反应,不断为企业赢得了市场,也让他们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
“有了勤邦生产的检测卡,我们就能够提高检测速度,减少检测成本。”在北京三元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我们看到检测人员正拿着卡那霉素检测卡对刚刚送到的原料奶样进行收货前的检测。据介绍,生奶是没有经过消毒的,必须进行快速收购、冷藏。勤邦的检测卡大大提高检测速度。
2011年,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震惊国人,也使勤邦公司迎来发展机遇。双汇集团、雨润集团等国内知名肉制品企业纷纷向勤邦伸来橄榄枝,与勤邦公司签订了数亿元的订单和技术合作协议。
过去检测瘦肉精,需要大型仪器,仅设备投入就达上千万,检验一个样品需要上千元,而且时间长,检测一个样品少则数小时,多则几天。用勤邦公司研发的试纸检测猪尿液,仅3分钟就能显示结果,每片试纸只需几元钱,成本低效益高。由此,双汇集团向勤邦公司购买了价值上千万元的产品,实施了“头头检验”计划。通过加大食品安全投入,建立科学系统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全面实施无漏洞的食品安全控制。双方建立了稳固、可靠、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汇集团的产品又重新走俏市场,拾回了信誉。
从卖豆芽菜到科学家
戴着眼镜、说话腼腆、有几分书生气的何方洋,说起自己的经历,毫不避讳创业的艰难。
他出生在凤冈县花坪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从小家境贫寒。高中毕业后,他考进了贵阳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开阳磷矿一个分矿医院工作。“每天只有零星几个人来开点感冒药,闲暇时大家凑在一起打麻将学跳舞。我觉得如果那样过下去,人生也会毁了。”他决定改变命运,离开这里到北京读研。
没有学费和路费,工作之余,他就挑豆芽到城里沿街叫卖。风吹雨淋一年后,他终于怀揣着3000多元“豆芽钱”来到北京。1997年,他到中国农业大学的生物物理专业读硕士研究生,开启了他的科技探索之路。
一天下午,正在读研的何方洋在图书馆里发现了“瘦肉精”这个陌生的名词。那是一篇来自欧洲的食品检测报告,它让何方洋见识了欧洲食品检测市场的如火如荼,也点燃了他理想的火种。
“那时国外特别重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这个产业的发展,我想,中国的快速检测应该有市场。因为我们刚加入世贸组织,出口的产品经常被人家退回。当时企业的做法就是把自己的样品送到一些大型检测机构去商检,耗时耗钱,比较复杂的检测通常需要几天,花费超过3000元。新鲜农业产品经常在测试结果出来前就已经坏掉,因为他们的保质期比检测周期还短。如果研发出一种检测快、价格低、准确度高的产品,肯定有市场。”何方洋回忆说。
2002年,何方洋注册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勤邦前身),专攻食品检测试纸卡、试剂盒的研制生产。唯一“资产”是导师赠送的两间实验室。“说是实验室,其实就是两间空屋子,资金、设备和人员都是自己想办法。”他说。
于是,他穿梭于几所重点大学的实验楼,说服课题负责人将承包的项目交给他的实验室来做,然后收取一部分佣金。少至几千块,多到几十万,这成为他的梦想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有一次,何方洋因为实验失败了无数次而有些烦躁,一不小心出了差错——本来不该加热,而他却鬼使神差地打开了加热的开关。但是,一个“奇迹”却让何方洋来了兴致:试管里出现了一些不知为何物的沉淀!这是为什么?何方洋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节,马上召集伙伴们展开分析讨论,最终在这些沉淀中找到了实验成功的方法。
2003年,何方洋研制出国内第一个瘦肉精单克隆抗体,开发出首例瘦肉精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其产品性能指标不逊外国产品,价位远比外国试剂盒低很多。此后,勤邦又成功研发出磺胺七合一快速检测试剂盒和磺胺十五合一快速检测试剂盒,可同时检测磺胺七种、十五种药物。此项研究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那时,国外一些快速检测产品垄断了市场,大家对国内产品持怀疑态度。何方洋不服输,亲自背着试剂盒上门为用户做实验。第一次去石家庄一个实验室就吃了闭门羹。“生意没谈成,我们当时很受刺激。但冷静下来反思,我们的许多指标优于国外产品,坚持下去肯定会被用户认可。后来的发展证明我们是对的。”
何方洋对第一笔订单记忆犹新:“那是在河北玉田的一个实验室产生的,虽然只有7000多元,却是我们破纪录的第一笔生意,是用户对我们产品的肯定”。
最艰难的时候,北京市科委雪中送炭,送来一笔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共计35万元,使公司研发得以继续。
这一年,公司的账上一度只剩下两三万元,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实在不行,就只好把公司卖了。”何方洋和他的同事商量。2004年,美国一家著名生化公司愿出1000万元收购望尔,但何方洋拒绝了:“在最艰难的创业初期,我们都能坚持过来,以后的道路肯定越走越好。”
自2005年起,望尔公司的产品逐步打开市场,年营业额持续攀升,到2011年,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35%,彻底打破了进口产品的垄断局面,成为国内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领军者。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期间,他们的这种产品被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检测产品的知名度。
特别是2011年“3·15”瘦肉精事件爆发后,人们在记住“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这些化学名称的同时,也记住了它的杀手“勤邦牌”瘦肉精试纸条的名称。勤邦的试纸条订单量猛增了10多倍,瞬间达30多万条。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交通银行北京中关村园区支行支持勤邦发展壮大的“新产品”。交行以勤邦公司的发明专利为质押物,向其授信3000万元。该行副行长杨镭说:“科技型企业有一个软肋,就是缺乏像房地产这样的抵押物。我们通过对何老师(何方洋)的团队的商业模式、技术水平进行研判,认为勤邦技术产品成熟、盈利模式清晰,是非常优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所以就打破银行传统模式,运行了一个新产品,即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有强大的资金保障,有社会各方的支持,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该公司征地15亩,建起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办公大楼,现已投入使用。今年,该公司将招聘专业技术人员300多人。在春节前举行的2011国际食品安全博士论坛的食品行业高级人才交流会上,20多名硕士博士应聘该企业。
目前,该公司快检产品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近3000多个基层检测实验室广泛应用。目前已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一个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就是帮助贵州各市州、各县市区建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科学家,何方洋的梦想是把北京市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打造成“中国食品安全检测的领军企业”,让更多的人们吃到放心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