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长春的“母子饮用可口可乐美汁源饮料中毒1死1昏迷”事件使得含乳饮料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业内专家指出,不少含乳饮料产品都存在营养价值低、过度宣传、误导消费者之嫌。
含乳饮料已经成为饮料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细分品类。2005年,娃哈哈推出“果汁+牛奶”的“营养快线”,而其他诸如“小洋人”、“旺旺”等品牌的产品紧随其后,国内的乳业巨头也纷纷投身该领域,包括蒙牛推出的“真果粒”、伊利“果立享”等等。有数据显示,2008年,娃哈哈营养快线的销售额就达到90亿元。
业内专家指出,含乳饮料实际营养价值远低于牛奶,但很多消费者对此并不了解。
乳业专家王丁棉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含乳饮料最大的特点就是含乳成分少,含乳饮料蛋白质含量多在0.7%~1.3%之间,大部分只有0.8%,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含糖分较高,这很迎合孩子们的口味。
暨南大学一位教授也表示,含乳饮料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只有普通牛奶的三分之一左右。此外,含乳饮料的某些风味是使用食品添加剂调出来的,而不是真的实际添加了该种物质。
“含乳饮料添加剂较多是普遍现象”,王丁棉也认为,为了满足口感、风味上的要求,含乳饮料往往含有多达18种食品添加剂。
王丁棉认为,含乳饮料本身就应该不存在营养价值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含乳饮料甚至不属于乳产品,其最大的功效应该是较好的口感和提供水分。
一位食品技术方面的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含乳饮料往往含乳量比牛奶低了一半,但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含乳饮料与牛奶之间的区别。这位专家表示,据他了解,有一些企业制造的乳味饮料其实就是用香精调出乳味,外观也像牛奶,但是其实没有任何牛奶成分。
此外,部分含乳饮料生产企业对其产品的过度宣传也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教授陈中对本报记者表示,某些含乳饮料类产品可能存在过度宣传的问题,消费者区分能力有限,很难进行辨别,消费者不应该只看广告宣传,而是在购买时注意看看产品标签说明中对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的标注。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认为,饮料企业普遍面临着高成本、高风险、低利润的行业形势,在乳酸饮料这一品类上,只有把“乳”的成分重点突出、夸大,才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议价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都进入了含乳饮料这一品类。”朱丹蓬表示,他估计,零售价格3元/瓶的含乳饮料成本不到1元钱,更多的是营销和渠道成本。(作者: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