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饮食安全 >> 浏览文章
食用螃蟹常见的15大禁忌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1年10月02日    关注度:     【字体:

菊黄蟹肥的秋天,螃蟹是很多人爱吃的美味佳肴,不仅好吃,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但是螃蟹如果和一些食品混吃就会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这通常是因为吃蟹的时候没注意细节造成的。因此,注意下列15方面,就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吃蟹后出现的问题。

河(湖)蟹要吃鲜活的,死蟹不宜吃。

河蟹死后的僵硬期和自溶期大大缩短,蟹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食者呕吐、腹痛、腹泻。

新鲜活蟹的外壳呈青黑色,具有光泽,脐部饱满,腹部白洁。而垂死的蟹外壳呈黄色,蟹脚较软,翻正困难。

河(湖)蟹以动物尸体或腐殖质为食,所以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和污泥。

有些人因为未将蟹洗刷干净,蒸煮不透,或因生吃醉蟹或腌蟹,把蟹体内的病菌或寄生虫吃到肚子里,怎么会不生病呢?蒸熟煮透了再吃,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蟹要现蒸现吃,不要存放。

一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吃蟹不要乱嚼一气。

吃蟹时,在开盖后要注意四个清除:清除蟹胃,就是蟹盖里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先吃蟹盖部分,用小勺把中间的蟹胃部分舀出,轻轻将外面包裹着的蟹黄吮干净。注意,不要吮破中间那个呈三角锥状的蟹胃,内有污沙应将其丢弃;吃完蟹盖轮到蟹身,先用剪刀将多余的蟹脚、蟹嘴剪掉;用勺柄将蟹身中间一个呈六角形的片状物挑出来,那是蟹心部分应丢弃。还有蟹肠,即由蟹胃通到蟹脐的一条黑线;蟹鳃,即长在蟹腹部如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都应该清除掉。

不要与茶水同食。

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不要喝茶。因为开水会冲淡胃酸,茶会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 

少吃,不宜吃太多。

蟹肉性寒,脾胃虚寒者尤应引起注意,以免引起腹痛腹泻。

吃螃蟹后勿吃柿子。

柿子中含鞣酸,蟹肉富含蛋白质,二者相遇,可凝固为鞣酸蛋白,不易消化,食物容易滞留在肠内发酵,导致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吃螃蟹后勿吃花生。

花生性味甘平,脂肪含量达45%,油腻之物遇冷利之物易致腹泻,故蟹不宜与花生同食,肠胃虚弱者尤应忌之。

吃螃蟹后勿吃冷饮。

冷饮冰水、冰激凌等冷饮属寒凉之物,故不能与蟹同食,食蟹后也不能即食冷饮。

吃螃蟹后勿吃泥鳅。

据《本草纲目》记载:“泥鳅甘平无毒,能暖中意气,治消咳利水,阳事不起。”可见其性温补。而蟹性冷利,功能与此相反故二者不宜同吃。

吃螃蟹后勿吃梨。

梨味甘性寒,蟹也性寒,二者同食,易伤人肠胃。

吃蟹后勿吃香瓜。

香瓜即甜瓜,性甘寒而滑利,能除热通便。与蟹同食,有损于肠胃,易致腹泻。

五类病人不适合食用。

1.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

2.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活动期的人。

3.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因为蟹黄中胆固醇含量高。

4.过敏体质的人。

5.脾胃虚寒的人。

什么人不宜大量吃螃蟹。

根据中医的说法,螃蟹性味咸寒,对于经常手脚冰泠(特别是女性)、体质虚寒或是虚弱的人都不应多吃。或者是可以在烹调时多加些姜、葱、蒜等辛香料,让这些属性较热的配料,中和螃蟹属性的凉。或者在吃完螃蟹后喝杯黄糖姜茶,用以暖胃、去腥,并驱除寒气。另外,民间认为吃蟹前后不宜食用凉性水果,如柿子,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再吃下太多凉性食物,造成身体虚寒而引发不适。

与螃蟹相克的食物

螃蟹不可与红薯、南瓜、蜂蜜、橙子、梨、石榴、西红柿、香瓜、花生、蜗牛、芹菜、柿子、兔肉、荆芥同食,会导致食物中毒;吃螃蟹不可饮用冷饮,会导致腹泻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10个食物营养真相
下一篇文章:秋季增强免疫力宜多吃的食品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