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广州的爆米花桶被爆出含有荧光增白剂,4个多月前还有小学生做实验爆出蘑菇表面也疑似含有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短短几个月大家的眼球被这东西闪了又闪。它究竟是什么?会被我们吃进肚子里吗?吃进去怎么办?
荧光增白剂让纸更光洁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荧光染料,被添加到白色产品中后,可以吸收肉眼不可见的紫外光(这种吸收作用不影响产品本身的反光率),然后转换为淡蓝色荧光释放出来,令产品本身的光亮度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淡蓝色光恰好可以遮挡产品中杂质呈现的灰黄色,整体就会显得更加光洁。荧光增白剂被广泛使用在纸制品、洗涤剂、塑料制品、纺织品中。就纸制品来说,绝大多数都添加了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来增加纸张的视觉白度。这是因为天然纤维制成的纸浆中的木质素会吸收波长在400至500纳米的可见光,使得纸浆呈现灰黄色,除非使用成本更高的漂白工艺,否则只能通过添加荧光增白剂来给纸张“美白”。
吃到肚里致毒效应微弱
那么大家最担心的就是:被美白过的纸桶会不会“污染”里面的食物,让吃了的人“中毒”?还好,问题没那么严重。作为一类常见添加剂,目前对荧光增白剂的生物效应的研究是比较充分的。动物实验显示,这类物质进入消化系统后,基本就是穿肠而过,在体内没有明显的蓄积。它的致毒效应微弱,没有类激素效应,也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致畸性和致癌性——对,虽然是含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但确实没有明确的可以证明它致癌的实验结果。考虑到人接触到的剂量其实是很低的,你大可不必为那几颗爆米花、几块鸡肉忧心忡忡。
由于荧光增白剂也可以用在洗涤剂和纺织品当中,所以也要考虑皮肤接触时可能带来的问题。目前的研究表明,还是安全的,没有发现它们对生物有光敏效应,也不会产生黏膜刺激。虽然对于极少数个体来说,存在过敏反应的可能性,但引发过敏反应所需的荧光剂量远大于日常接触量。
爆米花桶增白剂有严格规定
虽然荧光增白剂是纸制品中的常见添加剂,而且对身体并没有大的危害,但对于食品用白卡纸来说,对增白剂的规定仍然是非常严格的。我国颁布的《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用于食品包装的原纸中,每100平方厘米的食品包装纸里荧光剂分布不能超过5平方厘米,且禁止人为添加荧光增白剂。那这次广州爆米花纸桶中的荧光色究竟从何而来?
一种可能是企业故意违规添加荧光增白剂:一些企业使用的木浆质地不好,甚至违规用废纸做浆生产食品包装用原纸,因为这种纸浆生产出来的纸不能达到应有的白度,企业便向其中非法添加荧光增白剂。此外,也有无意添加的可能性,一些企业误以为直接从国外购进的“100%纯木浆”不含添加物,但其实这些产品内含荧光增白剂,无法直接用于食品包装用纸的制造。
荧光增白剂牢固度是关键
作为添加剂,更应该关心的其实是荧光增白剂是否会从纸张、纺织品中脱落下来被人体接触到。以造纸为例,荧光增白剂可以添加在纸浆浆液中,也可能是在纸张涂布过程中添加,但这两种方法中增白剂在纸张中的牢固程度会有很大差异。欧盟在1993年就建立了针对荧光增白剂牢固度的测定标准方法,我国也准备出台检测其迁移性的标准方法。另外检验的方法不应该是用紫外灯照射看光斑这样简单的技术,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有一套仪器分析的标准定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