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河南南阳,动物卫生监督等候“瘦肉精”快速检测卡显示结果
据新华社电 据中国政府网25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明确了食品安全工作的五方面任务。
工作安排指出,2010年,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趋于好转。但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
为促进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安排:
第一、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包括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和进出口、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各个环节。
第二、突出抓好重点品种综合治理,具体包括:加强乳制品综合治理、加强食用油综合治理、加强保健食品综合治理、加强鲜肉和肉制品综合治理、加强食品添加剂综合治理、加强酒类综合治理。
第三、着力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要监督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鼓励支持食品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管理制度和技术,提高食品行业自律水平。
第四、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提高食品安全应急能力。
第五、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社会和媒体监督作用。
退出机制 食品企业不讲诚信就得退出
健全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
工作安排强调,要提高食品行业自律水平。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扩大诚信体系建设试点行业范围,完善激励引导和惩戒政策措施。
工作安排要求,要着力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监督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同时,鼓励支持食品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管理制度和技术。
政府责任 加强监管小作坊和食品摊贩
今年年底前,所有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都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并明确办事机构。
工作安排要求,要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建设,切实保障执法办案和监管基础能力建设经费投入,支持监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严禁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制(修)订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快制订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加强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等。
引进监督 重视群众、媒体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
提高食品安全应急能力,修订《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程序。
工作安排指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要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响应原则,及时开展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和影响。
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收集掌握和核查处理群众、媒体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
对有关方面反映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涉及的地方政府要迅速组织核查和采取执法措施;对具有行业共性的问题以及对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需要科学证实的问题,有关监管部门要及时组织调查、评估、研判,消除安全隐患。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严禁以罚代刑。
食品安全使用“瘦肉精”等行为要严打
查处农药生产经营中的违法问题,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农药的“黑窝点”等。
深入排查并坚决打击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及在畜禽饲养、贩运过程中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
取缔未经许可非法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点),打击收购站之间违规进行生鲜乳交易的行为。
打击制售假劣兽药以及在水产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
取缔无证无照食品加工企业
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
取缔无证无照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的小作坊以及生产仿冒他人品牌食品包装材料的“黑窝点”。
严厉查处通过提供伪造合格证明文件、虚假无效证照和骗取检验报告、标签标识造假等逃避监管和进行商业欺诈的行为。
严厉查处非法进出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逃避检验检疫行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