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饮食安全 >> 浏览文章
无糖食品能否为“三高”减负?
来源:食品科技网    更新时间:2010年12月28日    关注度:     【字体: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有超过9200万糖尿病患者,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人正饱受“三高”困扰。在无糖食品日益受青睐之时,不少消费者却为如何选取相关产品而犹豫不决。带着这样的困惑,记者日前进行了一番无糖食品的市场调查。

  “无糖”市场:良莠不齐 名目繁多

  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和糕点专柜发现,“无糖食品”几乎是各商家的必选动作。各式各样的产品种类不下上百种,生产厂家也不一而同,一些商家为了“方便”顾客,还将店址选在了医院附近。但当记者询问这类产品是否能“降糖”时,销售人员却不置可否。

  在一家超市的糕点专柜,记者询问售货员是否有供糖尿病人食用的糕点,她向记者推荐了一种名为“火炬酥”的点心。但是通过进一步询问得知,这种点心只是口味偏咸,食品制作及配料并没有任何特殊工艺。

  在一家超市记者发现,许多面包包装上印有“无糖”字样。在场的多位消费者表示,他们多是依据感觉判定这类食品可以供糖尿病人食用。而这里的销售员对于食品的效果表示不十分清楚。记者查看配料发现,所谓的“无糖”只是没有添加蔗糖,或是把口味由甜变咸。在另外一家超市的“无糖食品”专柜前,销售员介绍说,专柜销售的无糖食品达到近百种。记者看到,这里的无糖食品种类确实丰富,有标示“降糖”字样的各式饼干、面粉、营养面,也有醒目“木糖醇”字样的沙琪玛、饮料、糖果、奶粉,还有专门特制的礼盒,一些产品上面甚至标有“调节血脂、血糖”字样。

  而一位糖尿病食品专营店店主明确告诉记者,所谓糖尿病专营食品就是不含蔗糖的食品。对于记者提问所谓“降糖”食品是否能降糖,他表示不是十分清楚。

  记者发现,只要包装上出现“无糖”“木糖醇”等字样的产品,价格都比同类食品高出一倍还多。如一种标有“降糖”字样的饼干,每500克包装售价为17.8元,一袋345克包装的“无糖威化”售价为12元,一瓶标有木糖醇字样的果汁标价为4.2元,比同等分量的普通果汁贵一倍。

  消费者:信还是不信,全由自己

  记者走访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些消费者出于健康考虑,会经常光顾无糖食品专柜。

  在太原市双塔东街一家无糖食品专营店,记者遇到了购买产品的一位顾客。他说,家人没有糖尿病或血糖高的,但为了起到预防效果,他还是想选购一些低糖或者无糖食品。

  而部分消费者在“将信将疑”的心态中选购无糖产品。消费者李勤告诉记者,自己是糖尿病病人,有时候管不住嘴,老想吃一些甜味食品。虽然常来光顾无糖专柜,但说心里话,自己对于这些食品能不能多吃,吃多了是否有利于康复等并没有底。

  此外,部分消费者对无糖食品心存疑虑。消费者冯梅仙说,她的母亲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但自己从来不买无糖食品,“价格贵,还分不清产品的优劣,怕多花了钱还对身体不好。”

  另外还有些消费者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选购无糖食品只是为了取得心理安慰。记者采访时曾遇到了这样一位消费者,她告诉记者,购买无糖食品纯为解馋,并反问记者说:“如果吃些饼干就能降糖,那还需要药干嘛?”

  专家:仔细辨别 合理食用

  针对以上情况,记者又向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了咨询。“部分厂商打着无糖幌子,抬高价格的现象确实有。他们的产品介于有糖与无糖之间,并不符合要求。”太原市营养学会秘书长杨莉莉说。

  这位专家建议,有降糖需求的人群在购买无糖食品时,应选取知名生产企业的产品,并且一定要查看包装配料。

  “无糖食品配料中的蛋白糖、木糖醇虽然不会被人体吸收,不会引起血糖的升高,但是也应适量摄取。”山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雷崐说,糖尿病患者要把无糖食品当作粮食对待,吃了无糖食品,主食就需相应减少。至于部分食品是否果真有“降糖”效果,专家也给出了明确答案。

  “‘降糖食品’这种称谓本身就不科学、不客观。”雷崐说,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吃馒头会引起血糖升高,而“降糖饼干”由于配料中有小麦,食用后同样会引起血糖升高,只是升高的程度存在差别。

  专家特别提示,控制血糖要通过饮食、锻炼和治疗等综合手段,绝不能把无糖食品当作依赖。如果患者认为“降糖”食品对降低血糖能起到作用,从而在服用药物时自行减量或增量,都必然引起血糖升高。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化学火锅”待解之谜
下一篇文章:冬日养生吃栗子 糖炒栗子危害揭秘图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