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饮食安全 >> 浏览文章
开水煮+化学甜味剂泡造出“沾化冬枣”
来源: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10年11月04日    关注度:     【字体:

  眼下正值冬枣大量上市。冬枣甜脆可口,营养丰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其中古代曾作为贡品的沾化冬枣,在市场上更是受到消费者青睐。最近,有知情者向本报热线4008885998反映,在江宁南京众彩物流果品市场内,有黑心商贩为了牟取暴利,把普通的青枣、木枣放在开水里煮使表皮变红,然后再用化学甜味剂浸泡,来冒充沾化冬枣进行销售。

  每斤一两块钱的枣子

  加工后价格翻了几倍

  10月28日,记者来到南京众彩物流果品市场看到,市场里不少摊位都在销售冬枣,价格普遍在8元左右。

  记者在知情人的指点下,来到一家名为昌大果业的果品摊前,这里生意异常红火,买冬枣的人将摊位围得严严实实。记者看到这里卖的冬枣表皮青中有红,还有不少仿佛已熟透都开裂了。

  “这枣子怎么卖的?”记者询问摊主。

  摊主:“6块钱一斤。”

  记者:“这是哪里的枣啊?”

  摊主:“正宗沾化冬枣。”

  知情人说,这家卖的根本不是沾化冬枣,真正的沾化冬枣,在产地也要卖到七八元1斤,差点的也要五六元1斤。这家卖的价格在当地都拿不到,这里所谓的冬枣,其实就是拿一两元1斤的青枣、木枣,经过加工就变成所谓的沾化冬枣。知情人透露,这种加工过的所谓冬枣,不仅在众彩物流市场内有零售,还被批发给一些水果零售商,流通到城里的一些水果摊、店,甚至有外地的摊贩都来这里拿货。

  记者 姚远 陈忠胜

  经过“特殊”加工,枣子好看味又甜

  “你这个枣子怎么这么好看,是加工过的吧?”记者和摊主闲聊起来。

  摊主见记者买了不少冬枣,旋即满脸堆笑说:“当然加工过的,但吃了之后绝对不会有害健康。至于如何加工,这可是商业机密。”

  “那你说说是怎么加工的?”记者问。

  “我这个技术是我花了5万元从北京学来的,我要告诉你不就没有商业机密了吗!”老板神秘地说。

  老板所说的商业机密究竟是什么?记者在知情者的带领下,来到众彩物流市场生活区,在院子角落里的一个房间里,几名工人正在把成箱、颜色还发青的枣子,倒进一口烧着热水的锅里。经过热水煮过后,当工人们再拿出来时,原来表皮发青的枣子,已变得青红相间。随后,工人们再把这些变红的枣子,放进一个盛满水的塑料箱里浸泡。

  在一旁,一箱箱已经浸泡好的枣子,堆放在院子里晾干,然后运往门市。

  一名工人告诉记者,那个塑料箱里是化学甜味剂,枣子被泡过后就变得更甜了。大锅烧的热水里加的一些东西,那是老板的秘方,每次加都是老板亲自操作。

  专家:吃了有害健康

  工商部门介入调查

  经过加工的枣子究竟对人体有无伤害?记者买了一些,请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帮助检测。

  很快,检测结果出来。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高志红告诉记者,经过检测,这种枣子里含有很高的糖精、甜蜜素等化学甜味剂的成分。高教授介绍,正常成熟的冬枣,含糖量应在17%—21%,而这批冬枣的糖量只有10%—11%,但口感却更甜,这就是用甜味剂浸泡的结果。

  高志红介绍,糖精、甜蜜素是化学合成的甜味剂,它可以抑制血细胞的再生,造成血小板降低,会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过量食用不但会造成消化不良,甚至会导致人的肾脏以及肝脏功能的损伤。如果一次性大量食用,还可能造成急性大出血。

  记者随后将这一情况向江宁区食品安全办公室和江宁区工商局作了反映。10月29日,执法人员对这个非法加工点进行了查处,并对现场加工好的枣子进行封存,工商部门将做进一步调查。

  如何鉴别市场上销售的冬枣有无经过加工?高志红说,经过加工的枣子,红色和绿色界限比较清晰;其次,浸泡过的枣子容易开裂;消费者在购买时也可以尝一下,如果表皮就有甜味的枣子不宜购买。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五种情况不宜洗澡酒后洗澡可致低血糖昏迷
下一篇文章:频繁流产可致乳腺癌 饮食和压力成两大主因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