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饮食安全 >> 浏览文章
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不应滞后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0年09月02日    关注度:     【字体:

  8月25日,一家国际环保组织发表的《“毒”隐于江——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报告显示,在取自重庆、武汉、南京以及马鞍山四市的野生鲤鱼和鲶鱼体内,均测出了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武汉市农业局人士表示,我国淡水产品通常只检测孔雀石绿、氯霉素等物质的残留,法规尚未对壬基酚、辛基酚的使用和检测进行规定,监管缺乏法律依据。(据8月31日《湖北日报》报道)

  “环境激素”“壬基酚”“辛基酚”,这些新近热门的专业术语让非专业的人看得云里雾里,但食品安全问题却不是一个新出现的问题。环保组织在野生鱼类中检测出了这两种有毒物质,我国的法规却未对这两种物质的检测进行规定,没有法律依据,监管也就无从谈起。

  民以食为天,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食品生产商家利欲熏心,安全标准不达标。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三聚氰胺奶粉”让上万名婴幼儿患上泌尿系统结石。另一类是动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变化所造成,但自然环境的变化根源还在人类身上。长江“毒鱼”并非天生有毒,毒鱼源于江水污染,江水污染则是污染企业向江内排放污染物造成。

  然而,在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后,缺乏相关检测规定和法律,法律法规未对“环境激素”的生产、使用和排放进行管理。这暴露出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滞后于社会和环境的变化。正如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环境毒理学专家周炳升所说,国内淡水鱼体内含有壬基酚和辛基酚其实比较常见,虽然也可以检测,但国内还没有对壬基酚和辛基酚在食品中的含量上限设定相关标准。

  当前社会飞速发展,工业化建设也在日新月异,化学类产品大量应用,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也不能一成不变,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在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的同时,相关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应该及时更新,防患于未然,莫等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后才进行相关改进。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偏低、滞后,也引起了相关部门和国家的重视。8月29日,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成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国家食品安全立法和决策提供帮助,使法律及配套的法规更加健全、完善,实施更加到位。期待相关立法和监管能够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铜陵一酒店食客食物中毒 系细菌性食物中毒
下一篇文章:健康10种常见食物为啥不能生吃?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