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洲“卡乐B龙虾味粟一烧”被发现含“转基因”成分却未标注,官方建议儿童慎食“转基因”
昨天(9日),广东省工商局首次公布对市场上转基因食品的抽检结果,四洲集团一款热销的零食“卡乐B龙虾味粟一烧”被发现含转基因成分却未标注。这是广东工商首次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抽检,也是国内第一个公布对转基因食品质量抽检结果的政府监管部门。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转基因食品与辐照食品一样,对其食用的安全性目前国际上仍存在较大争议。我国明文规定,这两类食品都必须在包装上标注转基因和辐照,以给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知情权。但由于绝大多数的监管部门至今没把转基因和辐照的标注问题列入日常监管,给了企业浑水摸鱼的“隐形”机会。
当事公司否认“零食含转基因”
此次广东工商共对21批次可能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进行了抽检,“Bar基因、NPTII基因”等5个检验项目均只针对食品中是否含转基因成分进行判定,不涉及食品的其他质量问题。检验发现,在深圳万福佳盛百货公司观澜商场抽检到、标称卡乐B四洲(汕头)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卡乐B龙虾味粟一烧”(80克/包,生产日期2008-11-07),被检出含转基因成分却未按国家规定在包装上标注“转基因××食品”。
据悉,早在去年7月,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就曾在香港发布抽查结果,称包括内地生产的“卡乐B粟一烧”在内三种热门零食含有基因改造成分却未标识。当时四洲集团并不认可这一结果,强调“卡乐B粟一烧”不含转基因成分。
“辐照食品”监管至今未见通报
除了此次广东工商首次主动发布转基因食品的抽检结果外,多数长期“隐形”于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辐照食品都是被媒体、民间组织“发现”的。就像本报率先独家曝出的统一和康师傅两大方便面品牌陷入“辐照门”事件后,辐照食品的标识问题才在国内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至今仍没有一个部门通报过对辐照食品的监管情况。
而事实上,早在1996年,《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就已明确规定,辐照食品要在包装上进行标识;2002年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也规定:转基因食品要标注“转基因××食品”或“以转基因××食品为原料”。
省工商昨天还发出消费指引:“儿童慎食转基因食品。虽然目前国际上并无实例直接证明转基因产品对人体健康有害,但婴幼儿比成人更容易对食品敏感,而长期进食某种食品,会令婴儿成为食品安全的高风险群体。”来源:孕婴童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