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饮食安全 >> 浏览文章
为什么好吃的食物都不健康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10月07日    关注度:     【字体:
 范志红

  许多人都相信,健康的饮食可以吃出美丽和健康。不过,只要一说到具体行动,很多人又会在健康饮食的门外踟蹰不前———只要想想我们在饼干货架前的向往,在西饼店门口的迷恋,在冰淇淋店里的快乐;然而,在蔬菜摊前,在粗粮摊前,我们曾有过这样的心动感觉吗?

  我们热爱那些甜美、精细、香浓的食物,不喜欢那些苦涩、粗糙、淡味的食物。从我们很小的时候,这种口味就已经形成了。其实,毋宁说,从千万年前人类进化的过程当中,这种口味就形成了。

  什么东西会让食物粗糙?不可溶的膳食纤维,也就是那些帮助我们的肠道预防癌症和便秘的物质。

  什么东西会让食物发涩?就是食物中的单宁、植酸和草酸。它们都是强力的抗氧化物质,对预防糖尿病和高血脂有益。

  什么东西让食物发苦?是各种甙类、萜类物质和多酚类物质,比如柠檬和柚子当中的柚皮甙,比如茶里面的茶多酚,红酒和巧克力里面的多酚。它们都是帮助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的成分,也给食物带来一点苦涩的风味。

  什么东西会让食物味道很冲,甚至吃完了之后有臭味?是食物中的硫甙类物质和烯丙基二硫化物,比如萝卜和大蒜。它们对于预防癌症都有帮助。

  《美国临床营养学》上的一篇文章总结了天然食品中各种“保健活性物质”的味道,发现它们绝大多数都是苦、涩或刺激的风味。研究者们让消费者们对各种食品的口味进行评价,发现活性成分含量越高,食品的口味评价分数越低。

  这也不能怪人们挑剔,因为在千万年前,甚至只是三十年前,人们主要担心不是患上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症,而是如何避免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永远太薄,他们最向往的,就是糖和脂肪,所以,我们天生喜欢油多糖多的食品,比如黄油曲奇,比如冰淇淋,比如奶酪蛋糕。

  而那些苦涩粗糙食物里的保健成分,也同时有一些副作用———它们在摄入量过大的时候,会妨碍蛋白质、淀粉、钙、铁、锌等营养成分的吸收。所以,从进化和遗传的角度来说,人体会天生地讨厌这些物质,在接触到它们的时候,人们的感官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情绪。

  我们没法责怪祖先留下的口味喜好,因为他们不曾体验过最近二十年来食物极大丰富的日子,也不曾因为肥胖和糖尿病而烦恼。

  同样,我们也没法责怪食品企业为什么要在生产全麦消化饼干的时候加入30%的油脂,为什么要用多酚类物质含量最低的土豆品种来制作炸薯条,为什么要用柠檬黄色素给加入少量玉米粉的“玉米馒头”化妆,为什么要把天然果汁加上水、糖和香精,兑成只含10%果汁的“果汁饮料”。

  这是因为,消费者的选择,就是企业的选择。而无数调查研究发现,消费者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味道、价格和方便性这三大因素,而不是健康效果。

  大量纤维素的食品,如果不多加油脂,就不可能好吃。土豆中的多酚含量如果不降低,土豆条就很容易发黑,吃起来还很涩口。玉米粉多了,馒头就不可能蓬松,而且质地较粗……那么,消费者就会对它们敬而远之,这些产品本身,就会黯然退场。

  也就是说,那些“好吃”的食物,通常在同类产品中,保健成分含量偏低,同时,由于脂肪和糖分高,其中所含的能量必定偏高。

  营养好的东西不好吃,好吃的东西营养差,好像成了一个定律。

  人的饮食,除了健康的意义之外,还有感官的享受,心理的满足,以及社会文化的意义。美食永远是生命中最有魅力的体验之一,而假如能够让健康与美食兼得,能够体验天然食物中那一点点苦涩,并把它变成一种美感和情调,那就堪称是饮食的最高境界了。

  笔者的一位朋友的话让我相信,或许这个美食与营养的两难,并不那么难以拆解。

  她说:原来,我最讨厌食物中的涩味,吃核桃仁的时候,一定要把那层褐色的皮去掉。后来听你说,那皮里的抗氧化物质很多,我就试着不去那层皮,没想到,吃惯了居然觉得很美味。后来发现,核桃仁的妙处,正在于皮的涩味加上肉的甜香那种奇妙的混合。如果去了涩皮,核桃还是核桃吗?和花生又有什么区别呢?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月饼不可当早餐忌放冰箱保存
下一篇文章:秋季饮食指南保鲜膜碰到食物坏处多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