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饮食安全 >> 浏览文章
枸杞颜色过于艳丽是被硫磺熏蒸 损伤肝肾并致癌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6月12日    关注度:     【字体:
    今年以来,杭州市药品检验所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对杭州23家主流食品药品的生产、销售企业销售的枸杞子进行大规模抽样检测。

  市药检所这么“大动干戈”的原因,是有不少杭城市民发现市场上销售的枸杞子颜色普遍过于鲜亮后怀疑,这些颜色艳丽的枸杞子可能被染色了。

  近日检测结果出炉:那些色彩鲜亮的枸杞子确实被商家动过手脚,但其中的问题并非染色那么简单。

  坊间传枸杞子遭染色

  2002年,枸杞子被列入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物品名单之中,作为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标注枸杞子含多糖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疲劳的功效,而作为食品,枸杞子在农贸市场、保健品市场都能合法销售,价格相较于山参、虫草、石斛便宜很多,因此,枸杞子是最常见的保健品,人们拿枸杞子泡茶、浸酒或入菜,消费群体巨大。

  不过,这一保健品这两年争议很大,其焦点集中在枸杞子被一些非法商家人为着色,使其卖相更好。

  通过互联网查询,染色枸杞子的相关信息有很多,不少媒体相继披露了枸杞子遭染色的情况,其中有媒体指出,人为着色枸杞子所用的色素可能是致癌物苏丹红。

  2007年,杭州就有市民到市药检所反映问题枸杞的情况,2008年,杭州市政协委员向市药监局提出杭州市场可能存在染色枸杞的情况。

  不是染色而是用硫磺熏过

  今年2月17日开始,杭州市药品检验所开始对杭州市场上销售的枸杞子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检测。样品来自杭州23处食品、药品生产、销售单位,其中包括10家农贸市场、7家药店、3家超市、3家保健品市场。为了使样品更具代表性,所有样品均为工作人员在不表明身份的前提下随机购买。

  针对抽样枸杞子的检测对象包括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酸性红73、诱惑红、新红、金橙Ⅱ和苏丹红系列4个品种共计11种色素。

  最近,这一调查检测结果在经历了三个多月的科学实验后公布了,检测结果出乎意料,23种枸杞子样品都未发现人为染色的情况。

  杭州市药检所副所长宋旭峰说:“11种被检测的色素基本上包括了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色素种类,检测结果说明目前市场上的枸杞子并不像民间所流传的那样普遍添加了色素,但是,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发现,部分样品之所以颜色鲜艳,确实是被人动过手脚。”

  宋旭峰说,相关检测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部分样品闻起来有酸味,和天然枸杞的味道有着明显的差别,经过实验确定,这些问题枸杞子上面残留有硫酸盐和亚硫酸盐成分,这说明,问题枸杞肯定被人用硫磺熏蒸过。在所有的样品中,有三例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硫磺熏蒸现象。

  用硫磺熏蒸是为延长保质期

  市药检所中药室主任殷红妹介绍,硫磺是一种化工原料,硫磺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能起到漂白、保鲜作用,使物品颜色显得白亮、鲜艳。所以不法商贩利用硫磺熏蒸来提升商品的卖相,延长保质期,比如干瘪发黄的竹笋经过硫磺处理后,看起来就会非常新鲜。

  硫磺熏蒸危害健康

  殷红妹说,经过硫磺熏蒸后,残留在枸杞内的二氧化硫肯定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盐,亚硫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它不仅破坏食品中的维生素,还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此外,硫磺里面的铅、砷通过熏蒸也会转移到产品内,对食用者的肝脏或肾脏造成破坏。

  “使用硫磺熏蒸枸杞,除了对食用者的健康产生影响外,还可能危害生产者的健康,这是因为工人如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硫,也可能会引起喉、肺、声带的水肿,这些可能连生产者自己都不清楚。”殷红妹说。

  对于问题枸杞,部分市民也表达了自己的应对方法,他们认为在食用前用清水多次浸泡,可以有效降低枸杞中的有害残留。

  对此,宋旭峰表示,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降低亚硫酸盐的残留,但同时也会降低枸杞本身的药效。目前,杭州市场的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但市民在日常购买枸杞时也应该多留意,如果碰到颜色可疑的,可以先闻味道,因为经硫磺熏蒸过的枸杞一般闻起来会有明显的酸味。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最难消化的9种食物
下一篇文章:莫非只有喝自来水才最安全?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