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安全是指饮食本身对就餐者的安全性,即在平时的饮食中不能让有毒、有害物质对官兵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的有害因素有很多,常见的有致病微生物、天然毒素、寄生虫和有毒化学物质。
现代社会的工业化,丰富了食物的品种,也增多了各种有害物质对食物的污染机会,如残留农药、工业废水、生活垃圾、非法使用的有毒有害食物添加剂等。近年来的苏丹红、孔雀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问题,也给饮食健康敲响了警钟。所以,在官兵的饮食保障中,应牢固树立食品安全第一的理念。筑牢饮食安全的“防火墙”,要注意把好以下几个环节。
采购 仔细甄别保证品质
新鲜食物是指存放时间较短的食物,如采摘不久的蔬菜、水果,新近屠宰的畜禽肉。食物储存时间过长,就会因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化学反应和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引起食物内在质量及感官品质的变化,导致食物变质。
一般来讲,部队生活服务中心实行“阳光采购”,所供主食由地方军粮供应系统供应,副食由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和蔬菜生产基地送货到部队,能够保证食物的新鲜度和安全,连队应按采购预约计划到生活服务中心采购主副食品。伙食单位自行到市场采购食物,应到正规商场和超市,要特别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注意食品颜色是否正常,有无酸臭味,形态是否异常,判断食物是否发生了腐败变质。不要选购无生产日期、生产单位和保质期的食品。特别是一些部队经常选购散装食品,更需注意食品安全。生活服务中心采购的食品应定期利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进行抽测检验。储藏生熟分开防腐保鲜
储藏 食物要生熟分开,远离有毒有害物品。
肉类储藏。一是高温灭菌。将肉禽类食品在60-65摄氏度高温中加热30分钟,可杀灭一般致病性微生物,并基本保持食品的原有口味。二是低温储藏。低温储藏分冷藏和冻藏。常用冷藏温度是4-8摄氏度,冻藏温度为-12至-13摄氏度。三是畜禽类和水产类分区储藏,条件不具备的,也应分开密封后储藏。
蛋类食品。一般在零摄氏度左右储藏,没有冷藏条件的,也可用3%的石灰水浸泡存放。
蔬菜类食品。主要是保鲜,要做到当日采购当日食用,尽量不过夜。
粮食、干菜类食品。要尽量储藏在低温、避光、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南方部队要特别注意防潮防霉变。
腌制的小菜储藏时间不宜过久,储藏中要注意防蝇、虫,切忌长霉。
加工 讲究卫生远离污染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清洁卫生的工作场所和厨餐具、科学的烹饪方法可预防食源性疾病。
炊事员应经常洗澡更衣,工作时着干净工作服、戴炊事帽。制作食物前要洗手,接触生肉、鱼、禽必须再次洗手。
应定时清洁厨房,每餐操作结束后要做好灶具、厨具、餐具和地面的卫生清理,及时清运厨余垃圾。
餐具、厨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使用后立即洗净,保持清洁。加工冷菜的厨具应当事先消毒并保持卫生。擦拭厨餐具的抹布应当每天洗净更换。
食物制作一定要严格注意卫生,防止各种可能的污染,蔬菜用料要新鲜可靠,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切拌,所用器皿,如刀、菜板、碗、筷都应经过消毒,确保清洁无菌。炊事员进入冷拼间必须二次更衣,双手清洁消毒。拌制凉菜应适量添加醋和蒜泥,既可调味,也可杀菌。
食物烹调时必须达到70摄氏度以上并保持一定时间。直接入口、待加工食品和原材料不得混放或混合加工;加工食物用的菜盆、刀、菜墩和器具要生熟分开;清洗、加工畜禽、水产品和蔬菜的洗菜池、菜刀、菜墩要分开,可分别用红、蓝、绿色标志加以区分。炊事员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用手直接接触熟食;冷热食物混合调配时,要等热食冷却后再加入热食;动物性食物必须加热熟透后再吃。
就餐 倡导分餐避免传染
文明科学就餐。应尽量实行分餐制或自助餐,不能实行分餐制或自助餐的,应设公勺、公筷,防止就餐人员之间的疾病传染。就餐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餐前洗手,患病时可提出申请避免与其他人员同餐。
相关链接 菜墩消毒方法
洗烫法。每天用清水和硬刷将菜板边冲洗边洗刷一遍,可减少有害病菌1/3。如果再用沸水浇烫一遍,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刮板洒盐法。每次使用后,务必将菜板上的残渣余汁刮去,并保证每周至少往菜板上撒一次盐。
日晒法。晴天时,将菜板放在太阳下暴晒几十分钟。
漂白粉消毒法。将少许水加入漂白粉,调成糊状,然后将漂白粉刷在菜板上,待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凉拌蔬菜消毒方法
黄瓜、萝卜等蔬菜上常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用清水冲洗几遍后,只能洗掉蔬菜上80%-90%的细菌。
开水消毒法。一般痢疾杆菌和病菌在开水中只能存活几秒钟。把洗净蔬菜放在开水中烫1-2分钟,就可以彻底杀灭病菌和寄生虫卵,同时也不会影响蔬菜品质。
乳酸液消毒法。3%的乳酸液可在5分钟内杀死蔬菜上的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而对蔬菜质量和外观没有损害。
84消毒液消毒法。把洗净的蔬菜放入溶有少量84消毒液的清水中,浸泡5分钟,再用冷开水冲洗干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