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
卫生部拟建立黑名单制度 监控食品中有毒有害物 |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8年12月05日 关注度:1021
【字体:大 中 小】
|
|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苏志日前透露,卫生部将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等建立一个黑名单,将其作为监督重点进行防控。
苏志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治心愿2008》节目录制现场表示,卫生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黑名单”制度,将容易在食品中间出现的一些非食品物质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列出一个黑名单。
这个黑名单还将不断更新。
早报记者在节目录制现场建议尽早建立食品安全快速反应机制,人大法工委对此回应说,《食品安全法(草案)》会有专门条款规避信息举报反映过程的过多环节和人为干扰。
将清理食品安全标准
苏志表示,要规范食品的质量安全,重在标准,但目前的多个标准之间存在矛盾之处,例如,既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又分产品标准、管理标准、检验方法标准等。目前卫生部已经启动整个乳品行业质量安全标准的清理,希望通过这个对乳品标准的清理积累经验,在《食品安全法》出台以后,紧接着马上启动食品安全标准的清理。他表示,标准之间的矛盾之处也将衔接起来。
针对公众对于一些食品标识看不懂、吃不明白的疑问,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笑称,自己有时也看不懂。他表示,质检总局准备研究制定发布食品标识管理办法,要求企业生产的产品做到“全标识”,除了厂名厂址,各种成分含量都要在标签上完整地标注,明明白白地告诉消费者。
问题奶粉监管存漏洞
在节目录制现场,对于消费者对于问题奶粉引发食品安全的关注,人大法工委、卫生部及质监总局有关负责人承认,这次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确实反映出现在的监管制度上存在漏洞。因此,在最近的《食品安全法(草案)》的修改讨论中,会作出专门规定,确立以各地政府为主导的监督管理机构。
早报记者建议,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之后,能否有一种快速的反应机制,能让最基层反映,最微小的声音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让有关主管部门听得到。这一信息传递过程中应该尽量地减少中间环节,以避免信息传播的失真,也避免一些工作人员的“麻木”。对此,人大法工委回应说,这将会在《食品安全法(草案)》中得到体现,该草案将会有专门条款规避信息举报反映过程的过多环节和人为干扰。
|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上一篇文章:最新抽检中国乳制品均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
下一篇文章:雀巢奶粉沙特被检出三聚氰胺 雀巢否认产品存问题 |
|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