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全民补碘20年致碘过量 卫生部建议降低含碘量
来源: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更新时间:2014年04月24日    关注度:     【字体:

 由卫生部此前牵头做的一项针对沿海四省市调查已经显示,过度强调补碘已经导致市民碘过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风险;翌年卫生部建议降低食盐含碘量。

  但矫正不易。在普通的超市,消费者往往不容易买到无碘盐。这背后,是20年补碘宣传造就的食用盐供应及消费市场的畸形。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生产企业普遍压缩无碘盐生产,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食用盐,80%以上都是含碘的。

  与碘盐流通渠道类似,无碘盐销售并没有特殊限制。

  中盐北京市盐业公司的一位业务员在接受本报记者询问时称,该公司除了含碘食用盐,也向市场供应不含碘的食盐,已经在物美、华联、美廉美、京客隆、稻香村等商超上市。

  但这些无碘盐却乏人问津。

  自1994年《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全民补碘被大力宣传。至今,不含碘的盐几乎没有了市场。

  区别于中国市场上常见的碘盐,无碘盐是在食盐中不含碘化物的食用盐,适用于不缺碘地区人食用,活甲状腺肿和高碘性甲亢等疾病患者。

  根据上述业务员的说法,因为现在很少有人买不含碘的盐,所以市场上卖的大部分还是含碘的食盐,“含碘的食盐每月出货量有几千吨,而无碘食盐相比就很少了”.

  受到宣传影响,消费者对碘盐有更明显的“偏爱”,这限制了部分商超渠道购进无碘盐的积极性。

  “我们对无碘盐的供应是有保证的,关键是超市进不进货的问题,比如卖得不好,可能就不愿意进货了。”前述业务员也说。

  食品专家董金狮表示,工业盐、食盐和碘盐属于三种产品,工业盐不适于食用,食盐加碘的工艺也很简单,“当初强制推行在食盐中加碘,是为了消除民众的碘缺乏病,但现在,许多地区已经不存在缺碘的情况了,而且关于补碘过量的病例反倒比较常见。”

  2009年5月,一项“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由卫生部牵头,在浙江、辽宁、福建、上海四省市低调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原本预防大脖子病的碘盐,反而导致市民碘过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风险。

  翌年,卫生部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承认碘过量威胁健康,建议降低食盐碘含量。而此前,中国对食盐中的碘含量进行过3次调整。

  “过去我们鼓励补碘,在这种宣传和引导下,使得不含碘的盐没有市场。”他预估,目前市场上食用盐,有80%以上都是含碘的。

  不管是生产碘盐还是无碘盐,中国盐业总公司(下称“中盐”)都是绕不过去的存在。

  一位专门从事工业盐销售的企业高管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管是含碘还是不含碘的食用盐,都是中盐的事,其他企业没人敢做。他所从事的工业盐,几乎没什么生意,“工业盐都不含碘全用在工业上,现在这块利润太薄了,都没法继续干了”.

  在食盐专营体制下,国家对食盐实行定点生产制度,对食盐的批发实行批发许可证制度,食盐的批发业务,则由各级盐业公司统一经营。

  据本报记者采访了解,同含碘食盐类似,无碘盐即便是在超市或商店销售,这些场所必须事先获得无碘盐指定供应点资格,方可进行销售。

  一位主管盐业的退休官员曾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生产企业出去的食盐假如是五六百块钱,到了盐业公司手里再去销售,大约每吨价格是2000块钱,这2000块钱到盐业公司是没有成本的,“至多是有个储运成本,而这些成本,有时候还要摊到生产企业头上”.

  由于市场终端用量的差别,中盐无论是在食盐调拨计划还是实际销售环节,均更多选择在加碘食盐上下功夫。如今,随着发改委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打破食盐专营体制已成大势所趋,“取消食盐专营将使得食盐从管制商品回归其调味品和快速消费品的本质,这能让生产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不同种类的食盐供不同地域的消费者购买。”(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大米等商品粮频现转基因 “跑点送钱”即可审定
下一篇文章:上海志愿者多日“埋伏”端掉活猫宰杀点 猫肉去向待查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