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水、矿物质水、蒸馏水、矿泉水、碱性水……各种叫法让人稀里糊涂,其中到底有些什么奥秘?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上发布了《包装饮用水》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有两大看点,首先是“饮用矿物质水”名称被叫停,其次是曾经困扰水企多时的“菌落总数”以及pH值指标被删除。业内人士表示,国标出台将一统国内饮用水国标、地标长期并存的混乱局面,有效管理各类饮用水。
添加矿物质应标示
征求意见稿适用于除饮用天然矿泉水之外的所有能够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也就是说,如果新标准实施,除了天然矿泉水,凡是人工水,以后都将叫包装饮用水。在标准术语中,分清了包装饮用水、饮用纯净水、自然来源饮用水和其他饮用水的定义,从原料、水质等方面设定了统一的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特别提道,“对于仅在纯净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饮用水,考虑到‘矿物质水’名称易使消费者误认为该产品具有补充矿物质的营养功能,引起消费者的误解。因此,新标准发布实施后,不得再使用饮用矿物质水名称。”
与此同时,意见也明确表示,如果产品添加矿物质进行口味调节,应在产品名称邻近位置标示如“添加矿物质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字体高度不得小于产品名称字体的一半。
记者走访市场看到,包括可口可乐旗下的冰露、康师傅矿物质饮用水、屈臣氏矿物质水等品牌都是添加了氯化钾、硫酸镁两种食品添加剂。如果《意见稿》获通过,则这些水品牌不得不更名。
删除菌落总数指标
意见稿还细化和增加了对微生物以及污染物限量的要求。意见稿删除了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等指标,同时,新增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保留了大肠菌群并删除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
意见稿认为,这是与国际相关标准接轨,日本等国家的标准就未对包装饮用水菌落总数提出要求。此举也是为了防止过度杀菌导致溴酸盐超标,所以删除。
“以菌落总数来判断水的污染指标并不十分科学,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细菌都跟人的健康没有太大的关系,不同食品的菌落总数差异很大,因此不是一个准确的安全指标,而新增的如粪链球菌等相对科学。”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说。
意见稿还删除了pH值指标,主要是因为世界卫生组织未提出pH值基于健康的限值,而征求意见稿也认为,这个指标对消费者的健康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人体pH值与食物的pH值不能等同,不是吃下了碱性物质就会有碱性体质。”董金狮告诉记者。
统一标准有助规范
超市里卖的很多矿物质水其实不是天然矿泉水,只是以普通饮用水为水源,加入一定量矿物质勾兑而成。目前品牌饮用水添加剂泛滥、厂家乱打概念的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而造成这些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相应的统一标准。
董金狮介绍,目前包装饮用水标准过于混乱,有两个标准都在执行。此次国家对标准进行整合,董金狮认为对规范整个行业将起到积极作用,“新标准将原先多个标准统一起来,让饮用水标准更加清晰,便于企业执行,也会减小消费者的误解和疑虑。同时,‘标准明确’和‘管理明确’相结合后,对生产、监督、消费者的选购以及未来维权都能提供更好的通道和依据,整个行业将进入规范化运作的新 环境。”
京华时报记者钱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