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最严肃问责”方能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法制日报    更新时间:2013年12月26日    关注度:     【字体:

 一语中的:不管多高的标准,如果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就如同空文;要落实标准的执行,就得靠严格监管;如何保证监管到位,最终需要“最严肃的问责”。只有进行最严肃的问责,才能让监管者切实担负起自身的职责

  □本报记者余飞

  每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总会引起社会关注,今年自不例外。

  12月23日、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央在新的一年对农村工作的部署,此次会议部署中的每一项、每一句都引来方方面面的解读,其中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安排,更是成为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点之一。

  12月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后第一天,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占据了各大新闻网站的重要位置;“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成为媒体引用最多的一句话。

  “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是关乎社会、关乎民生的大问题。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食品安全列为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室副主任李国祥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作出如上分析。

  从什么切入点来做这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央党校“三农”问题专家张虎林认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关键在源头治理。

  正如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强调的,“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对受污染严重的耕地、水等,要划定食用农产品生产禁止区域,进行集中修复,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

  张虎林认为,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理土壤污染、水污染,是源头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12月8日召开的“2013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环境保护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说:“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大,至少需要上万亿、几十万亿的投入才行。”如此巨额的防治资金投入,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农产品生产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不仅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在“管”这一问题上,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大准则。

  张虎林认为,“最严厉的处罚”很有必要。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除了源头治理,还需要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用重典、出重拳。

  而在李国祥看来,“四个最”切中了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命门,“其中以‘最严肃的问责’最为关键”。

  李国祥认为,不管多高的标准,如果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就如同空文;要落实标准的执行,就得靠严格监管;如何保证监管到位,最终需要“最严肃的问责”,“只有进行最严肃的问责,才能让监管者切实担负起自身的职责,才能让其不敢随意为之”。

  “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目前的问责体系并不完善。”李国祥说,目前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是分段进行,如果问责,可能会涉及诸多环节、诸多人。从实践来看,对各个环节的各个责任人都进行问责,最终只会成为“都不问责”。

  “因此,完善问责体系的当务之急,是理顺监管机制、明确责任主体。一旦农产品质量出问题,能迅速、准确地找到责任人。要达到这个效果,还需要另外一套体系同步推进,即责任追溯体系。建立责任追溯体系,非一日之功。因为追溯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相当大的成本,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李国祥说。

  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

  “尽管建立这些制度和体系并非易事,但我们看到,党中央将其作为考验执政能力的大事来抓,肯定会越来越好。”李国祥说。

  (原标题:“最严肃问责”方能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人民日报三问婴幼儿奶粉新规新在哪
下一篇文章:“两节”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启动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