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清晨已有些许寒意,一杯温热的牛奶却能让您倍感温暖。淡淡的奶香萦绕在身旁,那惬意的感觉不言而喻。然而,您知道,一杯牛奶要经过多少次检验才能来到您的面前吗?从奶牛身上提取的生鲜乳要经过怎样的程序才能成为您餐桌上美味的牛奶
吗?我国首部针对乳品行业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给予了消费者明确的答案。
10月9日施行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乳品行业的条例,在该条例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明确了相应的监管单位,确保了各个环节的乳品质量安全。
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奶畜饲养以及生鲜乳生产环节、收购环节的监督管理;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负责乳制品生产环节和乳品进出口环节的监督管理;销售环节则由工商部门进行监管;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而卫生主管部门对于整个过程进行综合协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看似简单的一杯牛奶,却涉及到了国家诸多行政管理部门。
对此,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李莹向记者作了介绍,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而言,监管的环节主要在企业生产这一部分。从原料的进厂,到产品的生产环节到最后形成成品出厂,企业进行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在质监部门的监管下。此外,对于食品生产,质监部门实行“辖区监管责任制”,即由一名质监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辖区范围内的一家或者多家食品生产厂家,这种管理模式将责任落实到了个人。
李莹表示,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管方式有很多,除了通过群众的投诉和举报以外,质监部门定期到企业进行检查,同时也会针对有问题的企业进行回访。此外,质监部门还会对企业进行年度审查,并对企业留存的样品进行抽查。李莹认为,《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出台之后,更加明晰了政府对于乳品生产各个环节的监管责任,通过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能够更好的履行政府职能。(记者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