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夏天到了,傍晚,到大排档、路边摊,烤上几串羊肉串,再来瓶啤酒,想必是不少人,在夏天最喜欢选择的一种解暑休闲方式。然而最近,安徽大学学生薛纯,通过DNA来检测的方式,对合肥66个摊点的肉串进行了肉类成分检测,结果出乎意料,在采集的66个样品中羊肉只占大约两成。(6月30日《中国广播网》)
假羊肉横行,不是新话题,从前段时间被曝光的“老鼠羊肉”、“假羊肉火锅”就可见一斑。在各部门严查了这么一段时间后,本以为我们可以放心的去品尝美味的了,没想到这又曝出了真羊肉只占两成的新闻。而这样的数据竟然来源于一位学生通过DNA检测的结果,这会让有关部门羞红脸庞吗?
查处假肉是有关部门的事情,发布市场假肉情况也是有关部门的事情。但是,在一起起食品事件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有关部门的缺位。要么是公众曝光了有关部门才跟进,要么就是调查了却以“不方便公布”为由遮遮掩掩,要么就是人家公安局抓获了问题食品的肇事者。查处问题食品的正神都到哪里去了,难不成都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去了?不要再食人间烟火?
食品管理有着千条线,这里面有农业部门、有工商部门、有质监部门、有食品部门,这么多的婆婆管不好一个“进口食品”的问题,究竟是哪儿出了问题呢?我想,出了问题的不是没有法规、没有政策、没有职能,而是这些都成了摆设。
一者,由于都该管,才造就了都不愿意管。从食品的源头到食品的终端,我们的有关部门可谓是一步一岗,谁都有职责,可是谁都认为别人也该管,于是这些问题食品便从源头走进了百姓的餐桌之上。
二者,问题食品的出现,还与利益有关。应该说,生产假牛羊肉等问题食品的多是有背景者。很多肉制品是经过了企业的粗加工后进入市场的,这些企业的行为有关部门绝不可能闻所未闻,正是因为有关人员已经闻过了“肉味”,才使得这些东西大摇大摆的进入到了百姓的口中,也才有了“老鼠羊肉”,才有了面对问题奶粉,有关部门大叫着“超越国际标准”的尴尬。
三者,是追究制成为了花瓶子。我们的食品监管制度是很严格的,有倒查制度,有追究制度,有溯源制度,但是倒查了谁,追究了谁,又溯源了谁呢?前段时间曝光的各类食品事件,只是查处了问题食品,在链条上追查到了什么?没有,都成了“烂尾楼”。我们是不是不仅要对造假者进行溯源,还要对有关部门所谓的“失职”溯源一下呢?没有严厉的追究,就没有食品业的春天。
吃个羊肉都要去DNA一下,这样的做法谁能做到,一个学生都能做到的事情,有关部门就做不到?别逼着我们吃个馒头都要去DNA一下。我看是到了对有关职能部门DNA一下的时候了,看看他们监管的基因是不是排列错了秩序。(作者: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