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315特别报道:有机食品,想说爱你不容易
来源:财网    更新时间:2013年03月15日    关注度:     【字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区别

贴上“有机食品”的商品价格,总要比普通商品的翻一番,而现实笼罩在食品安全上的阴霾,还是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和青睐有机食品。那么,有机食品真的可以保证食用安全吗?

“绿色食品”被当做“有机食品”

记者从一家大型超市的蔬菜专柜购买了两款鸡毛菜,普通鸡毛菜的价格为9块钱一斤;有机鸡毛菜的价格却高达每斤20块钱;两者从外观上很难看出差别。消费者辨别有机食品的真假,只能通过外包装,或者去“好一点的超市”。

通过采访发现,大多数人对“有机”概念的认识总体还较为模糊;而对于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区别,不少消费者也坦言并不了解。

可能正是因为消费者搞不懂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区别,让很多商家开始趁机“忽悠”。某枸杞经营店店员向记者介绍“有机的就是绿色“包装”,其它都是红色的”,事实上,枸杞等食品去年已从《有机产品认证目录》中被取消了认证资质。查看这包所谓“有机枸杞”的包装袋上,醒目的印着“绿色食品”四个大字。

记者随后又走访了一家位于上海市中心的有机蔬菜专卖店。柜台上整齐摆放着包装精美的有机蔬菜,但包装上均没有有机认证标识,店员告诉记者,认证标签要过阵子才能下来。而当记者第二天再次来到这家店时,其他的店员给出答复,称现在都是这样包装的。

不仅是实体店,有机食品的网上销售也良莠不齐。京东、1号店、淘宝等大型电商都在售卖有机产品。记者在淘宝网上键入关键词“有机食品”,搜索结果中出现了近2万5千件商品,除了粮油、水果、蔬菜,还包括酒水、茶叶和调味品等,其中有不少借着有机概念打擦边球的情况——一些未经认证的商家借着“有机”之名推销农家自产产品,一些产品包装仅仅只有旧标识,一些商家的有机认证证书早已过期失效;而已被取消有机认证资质的蜂蜜产品居然也赫然在列。

认证机构多而杂 正规认证费用高昂

有机还是非有机,靠肉眼无法辨别,认证就成了关键问题。去年7月1日起,《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全面实施——在最小销售包装上,除了要具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还要具备有机追溯码和认证机构的名称或标识。消费者刮开绿色防伪标签下方被银色涂层覆盖的有机追溯码,上网登录“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查询,即可辨别真伪——有机食品自此有了新的“身份证”。

但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市场上各种有机食品的认证标识五花八门,认证机构也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而绝大多数打着认证机构的公司其实只是管理咨询公司,他们打政策的擦边球,只要客户给钱就能为客户进行咨询、认证等一条龙服务。那么,正规的有机蔬菜认证机构情况如何?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全国正规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多达30多家,全国没有统一的认证机构,其中有机蔬菜风险比一般产品更高,所以认证费用也非常高昂,算下来每年需要十多万。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去年3月有机认证新标准实施后一年收获多茬的农作物,每次收获时都要对其进行复检,而每次复检,种植户均要向检测机构重新支付检查费用,如果种植户要追加检测品种,费用还会相应增加。

认证之后也打“擦边球”

认证费用虽高,但在高利润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了有机农业的商机。目前,虽然国家已有一套有机产品认证体系,但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擦边球”现象。我们不禁要问:追溯至农业生产环节,有机作物在农药、化肥的控制方面,如何真正体现?是否存在着有以非有机产品冒充有机,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买到了贴有认证标识的产品,消费者是否就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了呢?

从事有机农产品经营销售多年的谭女士向记者透露了曾在一家认证过的农场里发现敌敌畏、灭菌灵等农药。谭女士表示,因为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仅靠肉眼很难判断,普通蔬菜重新包装后打上有机蔬菜的标签再次销售也成为了行业中“不能说的秘密”。比如春节期间,有机蔬菜供应不上,就采购业内评价好一点的蔬菜产品贴上有机认证,用来出售。

上海中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斌还提到,在行业内,会将用过的标签留下,继续贴,甚至包括不是在原产地的标签贴原产地的标签等情况。

因此,即便是拥有了“身份认证”,一些有机食品的安全性依然是个问号;解决信任问题的根本,还需要更加全面完善的监管制度。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标准“不标准”成食品安监软肋 代表委员吁完善
下一篇文章:北京餐具消毒企业调查:日洗3万套流向饭馆300家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