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福蒙蒙 北京报道
春节将至,如何降低流通成本保证农产品价格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热点。
1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降低流通费用10项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用水用电价格、规范和降低农产品市场收费、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等等。
这已经是年内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二次专门讨论流通问题。早在今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被称作流通领域“39号文”,明确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等。
而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则专门针对支持政策中的降低流通费用问题,出台了更加细化、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措施。
农产品是重点
国务院颁布的10项政策措施中,有一半与农产品的流通有关,足见国务院对“米袋子”、“菜篮子”之重视。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用水用电价格,规模化生猪、蔬菜等生产的用水用电与农业同价。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用电、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用水执行工商业用水价格的较低标准或非居民用水价格。
此外,要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深入推进收费公路专项清理,降低偏高的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抓紧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完善通行费形成机制。
除降低农产品流通费用外,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在解决零供矛盾、公用事业延伸服务的收费监管、流通行业用地、交通运输领域执法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降低流通费用的具体措施。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认为,这次10项政策措施要比其此前预期的“内容更丰富、规定更详实”。
赵萍认为,如果10项措施能全部落实,会令流通产业的运营得到很大改观。
流通成本过高
长期以来,蔬菜、猪肉等农产品价格屡屡坐上过山车,农产品“贱卖贵买”现象突出,归根结底,还是流通环节出现了问题。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一起研究的通报,去年和前年国内物流成本占GDP(国内生产总值)近18%,而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为8%-10%。
今年11月,本报记者采写的文章《大白菜6分钱一斤无人问津菜农弃收》刊发后,从事社区服务的北京凸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慧莉联系到本报记者,希望可以从农民手里购买一些大白菜赠送给社区居民,但由于周女士并非从事蔬菜运输行业,周女士需要从蔬菜批发市场租赁一辆车运输这批大白菜。
“最后算起来,运费快比白菜贵了!”周女士对记者说道,由于周女士的社区服务点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县,而周女士将白菜从大兴区的菜地运输到大兴区旧宫镇的一个小区就需要300元的运输费,然而这是周女士负责的社区里离菜地最近的一个小区,运费的价格要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周女士购买的这一车白菜支付给菜农的钱才不到1000元。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也指出,中国农产品流通的成本一般为20%-25%,比国外最多7%的比例要高。目前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成本仍在上升,根本解决要靠大力发展农产品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同时推进标准化等来解决,特别是要引导大型连锁零售企业提供资金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
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系主任洪涛则认为,无论是前期出台的“39号文”,还是最新出台的10项政策,还是以“短期考虑”为主,而要想促进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改变目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出台更长期更规范的长效措施。